中国金融服务业云应用调查(中国金融服务报告)

2023-04-07 6:15:39 股票 ketldu

2020金融科技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18年,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有所降温。国内市场上已形成少数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广泛,但目前来看,金融科技的融合深度仍然不足,停留在业务表面。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科技将更多发力于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提高硬实力等方向。

金融科技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最早是花旗银行在1993年提出的,由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合成而来。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央行也参考了上述定义,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金融科技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资、投资、保险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服务模式。

起步较晚,后来居上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分别为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开始探索电子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

1993年我国国务院《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中国金融信息化提上日程,随着移动通信和物流基建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格局中处于第一梯队。

中国投资逐渐降温

根据毕马威《金融科技脉搏》数据统计,中国内地金融科技投融资经历2018年高峰,2019年投资额为45亿美元,相比缩减82%,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6.1亿美元。

市场格局寡头化

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科技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我国金融科技市场结构趋向少数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我国18家金融科技行业独角兽企业估值供给16340亿元。

应用场景众多,应用深度尚不足

金融科技在传统金融领域应用场景和细分赛道众多,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各有优势,竞争与合作并存。但是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尚存不足,不管是投入产出比较低、技术融合不足亦或是监管趋严,均导致金融科技整体的应用深度不够。

未来随着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将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一阶段,总体来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和提高科技硬实力是三大发力方向。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阿里云营收跻身全球前三,中国云服务市场有多大

中国云计算市场近年发展迅猛,报告显示,2015至2018年期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达到149%的年复合增长率。而阿里云的表现尤为突出:仅2015年第四季度,阿里云营收约1.28亿美元,营收增长达126%,年度净收入预估高于谷歌云服务,并达到了全球第二名微软云计算平台体量的1/3。

云计算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有效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报告称,云计算被引入之前,企业有大约70%-80%的IT预算耗费在了如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和集成等低附加值领域。阿里巴巴研究院表示,70%以上的计算机支出都是可以被省去的。在德意志银行对50多位CIO、CTO、总监和IT部门的VP进行调研后发现,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得益于云计算服务,企业的IT支出能够最多减少4成。另外这些企业也表示,2016-2017年预计将在云计算服务方面增加27%-30%的支出,这也与2015年20%的数据形成了明显对比。

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市场上云计算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大契机在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更深度的成本节约,以及通过云计算服务来释放更多的资源以专注核心业务体系。另外 *** 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让更多国有企业,大型私企和 *** 部门本身更加重视IT部门,并着手改造。

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阿里巴巴占有明显优势,德意志银行针对CIO的调查中有6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阿里云作为独家服务提供商。在阿里巴巴集团体系中,云计算服务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报告显示,阿里云目前占到集团估值的6%,相比之下,蚂蚁金服贡献了7%的估值,而菜鸟网络仅占1%。

中国金融服务业云应用调查(中国金融服务报告)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目前,平台经济及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效化、常态化制度框架和监管机制已基本形成,虽然金融科技行业历经风雨洗礼,但只要牢牢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其必将重整行装再出发。

金融科技应继续深耕小微普惠金融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科技深耕小微普惠金融服务,将从单纯提升金融服务的速度,效率以及触达能力转向着重解决如何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实现与传统金融机构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相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为金融科技提供重要发展舞台。随着新型电商和直播卖货等形式的出现,金融科技企业已积极着手布局县域经济,通过数字金融服务提高整个农村、县域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促进共同富裕:

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普惠性财富管理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基金公司等都发行了各类众多的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

金融科技企业联合各地 *** 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企业和地方的合作,提供公积金、医疗、环保、税务、民政、教育、各种生活缴费等服务,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

对于近几年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有没有相关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金融科技发展风起云涌,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金融科技正在改变世界、重塑企业、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一方面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负面的因素,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子货币被人们当做投机的工具,加剧了金融投机活动。因此全面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及趋势变得很有必要,推荐之前用过的《蒙格斯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

简单说说目前国内云市场的现状如何?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