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往往是最热闹的时候,届时基金业协会等会公布年度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排名,表现好的自然备受关注,引得各路资金跟着买买买。但市场瞬息万变,某一年的靓丽业绩背后有各种原因,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基金经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过于专业,简单的方式可以看看那些穿越过牛熊依旧能获得市场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选择他们并跟他们的产品长期陪跑。那么,跟着年度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1、基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基金排名指的是同类基金的排名,不同类的基金不能进行比较。比如股票型基金不能和混合型基金相比较,因为两者资产类型不一样,需要承担的风险度也不同,无从比较。
目前有些平台在一级排名(比如:股票型/混合型)下,按照持有资产继续进行细分(如:混合型基金又细分为:偏债型混合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等),本质上是使基金在一个更细致的维度上进行比较,排名更加公平和准确。
我们常见的是在某个时间周期内的排名数据。如:近1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同类排名1/999,这代表的是在一个周期内,当前同类基金共有999只,该基金排第1名。
可以看出,基金排名让我们能够迅速了解到在某个时间周期下的业绩表现情况和相对的排位。
为了让排名更为直观,平台又将排名进行分位定级展现,常用“四分位”法表示。即: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进行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2、可以直接跟着排名买基金吗?
看排名最重要的原则:明确由于市场热点不断轮替,仅从业绩的角度出发,是有不足之处的——以往周期业绩表现优异(排名靠前)的基金,有可能当下和未来的一段时间表现较差,甚至出现排名垫底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我们误判。
特别是短期排名究竟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赢得的,我们无从考证。这也就是出现“冠军魔咒”的原因。
一是因为有些基金经理有路径依赖,曾经押宝某个板块成功,但是到第二年却没能押中优势板块,造成业绩不如预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因为排名靠前的基金一般都会收到投资者的青睐,规模会迅速扩大,但规模过大,基金的操作难度就会大幅上升,业绩也就很难提升。除了这些还有基金经理变更等原因,都是造成基金表现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相对合适些的,其实是抄近长期收益榜单的的作业,而不是仅凭年度甚至半年度的排名盲目购买。
很多人购买基金会参考收益率,的确,这个指标简单直观,但是如果掉以轻心的话,也很可能让我们落入基金公司精心设计的“圈套”。哪个阶段收益最高就晒哪个,哪个产品收益高就卖哪个,用来诱惑不明所以的基民上钩。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基金,有时候会即买即亏。因为基金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客观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就是基金经理的主观个人能力。
具体来说,如果基金与市场热点相一致,那么基金就是赚钱的,也就是赚市场走势的钱。就拿前一阵备受瞩目的白酒行业来说,白酒行业涨得好,白酒指数基金自然收益率好看。但是,一旦这波热点过去了,这类基金很可能就此“泯然众人矣”。
至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超额收益”来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高低。比如,行情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赚钱多;行情不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亏钱少?
当然,对待一只基金,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区分出赚钱是因为市场因素还是基金经理个人因素,更多时候,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不过,如果只看收益率买基金,有可能你进去的时候就成了“接盘侠”。
综上所述,辨险识财认为:年底的基金排名仅代表某一类基金当下所处阶段的业绩表现,真正要选择一只好的基金,还是要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基金经理个人表现综合判断,建议综合同类排名+最大回撤率+基金经理三大指标来选择基金。
我认为易方达张坤的投资水平能够排到基金经理中的前列,张坤本身也是一个投资风格非常稳健的基金经理。
对于张坤这样的基金经理来说,大家对张坤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些人非常看好张坤的投资风格,并且认为张坤是为数不多的优秀基金经理。有些人对张坤的投资情况比较抵触,甚至认为张坤是一个正好赶上风口的基金经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张坤个人的投资风格具有非常强的个人特色,张坤也是一个定力非常强的基金经理。
一、我认为张坤的投资水平非常好。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张坤本身非常信奉价值投资,同时也是一个中长线为主的基金经理。虽然每一个基金经理都号称自己更加看重中长线的趋势,但并不是每一个基金经理都能够顶住舆论压力,能够做到像张坤这样定力的人并不多。
二、张坤是一个更加看重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
对于张坤来说,张坤所打理的基金产品主要是以持有价值投资类的个股为主,张坤个人也非常信奉价值投资。有人曾经把张坤比喻成中国的巴菲特,并且认为张坤是一个非常老道的基金经理。对于众多投资人来说,很多人也确实在张坤的帮助之下赚到了不少钱。
三、我个人非常喜欢张坤的投资风格。
在经过了牛市之后,虽然有些人对张坤的风评有好转坏,但这并不影响多数投资人对张坤的看法。我个人非常喜欢张坤的投资风格,同时也认为张坤是一个能够穿越牛熊的基金经理。 A股市场的基金经理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选择,大家对于张坤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张坤会更加适合能够耐心持有基金产品的散户投资人。
对于我们理财的人来说,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因为基金经理是他掌管基金的灵魂,你的收益最终是由基金经理的操作决定的。
那怎样才能挑选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呢?
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1983年,著名的基金经理理查德.丹尼斯与他的老友比尔.埃克哈特进行了一场辩论,最终他们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于是,丹尼斯在《巴伦氏》、《华尔街期刊》和《 *** 》上刊登了大幅广告,招聘交易学员。
因为丹尼斯在投资界巨大的名声报名的有1000多人,但他只在这些人中会见了80人,而最终成为学员的却只有13人。
这批学员来自于不同的阶层,他们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大相径庭。
“学员们被称为‘海龟’(丹尼斯先生说这项计划开始时他刚刚从亚洲回来,他解释了自己向别人说过的话,‘我们正在成长为交易员,就像在新加坡他们正在成长为海龟一样’)。”----斯坦利.W.安格瑞斯特,《华尔街期刊》。
1989年9月5日之后理查德·丹尼斯开始教授给他们交易的基本概念,以及他自己的交易方法和原则。
这次的培训班成为交易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在随后的四年中海龟们取得了年均复利80%的收益。
理查德·丹尼斯证明通过培训可以使具备基础素质的人成为优秀的交易员(基金经理)。
之后理查德·丹尼斯又开设了几次类似这样交易员培训班。
最终,经过培训并最终通过的人中,很大一批人最后都成为了出色的基金经理,并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挑选出一名好的基金经理来保证我们的收益呢?
具体的有一下几点:
1、身体是最贵的资本
首先肯定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个是最基本,但实际上也是非常必要的条件。
在外界看来基金经理、研究员谈笑风生,甚至有的人认为下午三点收盘后他们就相当于下班了。
其实并不然,基金经理的工作非常强大,甚至许多每天工作强度在12小时以上,周末加班也是一种常态。
虽然基金经理做投资时交易的时间有限,但其实真正的工作都在交易之外,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调研、路演、分析行情、挑选标的、以及制定投资策略和风控等,都会耗时耗力。
据我二当家知道的就有很多基金经理早上四点半起床,晚九点入睡。你看他醒着的时候脑子里永远都是公告、电话会议、看盘。
没有过硬的身体,想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难!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投资的时候,投资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身体才是你最值钱的资产。
2、永远勤奋
上海的陆家嘴,这个魔都金融中心里聚集了各大名校的高材生,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没有勤奋,谁会比他们优秀。
市场上暂无任泽松,但却一直有他的传说。
曾经中邮基金的明星经理,“中邮一哥”、“公募一哥”,凭借着过去出色的操盘成绩而被大家封神,曾经大家都夸他是继王亚伟之后的最优秀的80后基金经理。他如果不勤奋,就没有在基金界的地位。
曾经任泽松为了去调研一家上市公司的工厂,长途跋涉到没有车通过的乡下,路上为了搭个顺风车,坐上了拉鸡的三轮车,弄得一身鸡粪的味道。
后来为了调研乐视,还亲自到医院,在贾跃亭的病床旁询问乐视的情况,当然乐视踩雷了。
但这从侧面说明,如果没有一个勤奋的基因,当不好一个基金经理。
2018年6月26日,中邮基金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任泽松卸任管理的8只基金。时候任泽松面对媒体的调查时曾说:我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
确实,8只基金,组合标的更是不会少,这需要极其勤奋和耗费大量的精力。如果没有勤奋,即使老天爷赏这碗饭,也不可能吃到嘴。
3、高学历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但是如果想当基金经理,没有高学历很难入这行。就拿上面的任泽松来说,人家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
金融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行业,如果没有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作为基数,很难对行业和市场行情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更不用说如何看专业的财报和解读各种报表和信息。
虽然很多时候学历不等于能力,但是高学历说明其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行业里,接受新事物和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4、丰富的过往经历
没有一个刚刚入市的小白一开始就就能当基金经理的。
所以在你挑选基金经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其过往履历。
只有经历过牛熊转换的人才能领会到市场既是一个造富的场所,但同样也是让人梦碎的地方。
穿越过牛熊之人,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才能正真的对这个市场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有了这颗敬畏之心,早基金投资操作中,无形地就为你的财富多增添了一份保障。在基金管理时,也更能理解风控的重要性,也更不会做出急功近利之举,这也是对投资人的负责。
另外,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的形成,也是通过长期的投资经理中沉淀下来的。甚至可以说,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往往会成为其个人的品牌。
5、听其言,观其行
曾国藩识人有三点: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的解释是: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可。
与其听一个基金经理在路演、宣传中说得天花乱坠,倒不如看看其一贯的言行。
好的基金经理必定会有敏捷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和卓越的见识。
没有这几点,在市场里也就只能是被割韭菜的芸芸众生,或者说不会做得多出色。
以上几点都是我们挑选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必备的条件,如果不满足,我们投资的朋友们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毕竟保住本就,才能保证在行情来时有盈利的机会,投资人的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王宗合最好。非常冷静、理性,像一个站在玻璃窗外的人,在静静地看着里面发生了什么。王宗合的投资理念是巴菲特那一派的,选择数一数二的行业和龙头公司。
王宗合先生,国籍中国,金融学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经在招商基金从事食品饮料、商业零售、农林牧渔、纺织服装、汽车等行业的研究。
2009年5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商业零售、造纸包装等行业的研究工作,担任鹏华动力增长混合(LOF)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现担任权益投资二部总经理/董事总经理(MD)/基金经理。
扩展资料
在长达14年的投研生涯中,王宗合逐渐形成了“精选个股,专注价值,长期投资,穿越牛熊”的稳健投资风格,擅长于从社会、产业等长周期角度去看、去研究,挖掘能够创造价值的行业、公司。
王宗合坦言,自己在投资中“不跟风、不追高、不看短、不看排名”,不过分关注指数点位,忽略短期的股价波动,追求长期成长价值,深入挖掘个股。
王宗合相信,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家都是有时代背景和周期背景的,要把他们中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在比如消费、医疗等所有板块创造价值的细分赛道进行资源整合,把市场上最好的资源引入进来,去做最深入的研究,力争做最数一数二的投资。
参考资料:鹏华基金-基金经理王宗合
参考资料:鹏华基金-鹏华王宗合平均年化回报超14%
有过几年基金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主动基金的收益远超指数基金。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不会挑选主动基金,不是看平台推荐就是追逐短期排名高的基金。而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频频亏损。今天方法来了,我们知道主动基金的灵魂就是基金经理。我会给出我珍藏的十位优秀基金经理和其代表基金,大家只要从这十个里面选就能选到最优质的基金。这十只基金可以说是当下最优的组合了,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益是123%。部分也是我的重点持仓基金。
:给大家介绍五位长跑型基金经理
这都是元老级的基金经理,无一例外都是业内的权威人士。所掌管的基金穿越牛熊,长期业绩出色。
一、长跑型基金经理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下长跑型基金经理的筛选标准
1、基金经理从业7年以上
2、任职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8%
3、旗下的代表基金规模不超过120亿
下面就是精选出来的长跑型基金经理名单~
1、朱少醒
代表基金:富国天慧成长混合A(161005)
点评:长期业绩最优秀、最一心一意的实力派老将
把朱老排在第一是为了表示我的敬重。一方面是他的业绩实在是优秀:投资年限14.68年,年化回报达到了惊人的21.86%。要知道巴菲特也只是做到了21%。另一方面我十分敬佩朱老的人品,大部分基金经理三年左右就会跳槽。但是朱老却始终如一,只掌管这一只基金,也没有像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在市场火爆的时候发行新基金坑害投资者。所以喜欢长期持有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2、谢治宇
代表基金:兴全合润分级混合(163406)
点评:曾在一天募集300亿资金、获得多次金牛奖的大佬。
谢经理投资年限7.47年,年化回报25.88%。拿过多次三年、五年期金牛奖,现担任兴全基金基金管理部副总监。要知道目前行内公认权益类投资做的最好的是兴全基金。能在投资大佬云集的兴全公司担任投资总监,实力可见一斑。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