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政策(2015年股市熔断是哪一天开始)

2022-09-20 12:13:38 基金 ketldu

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一:什么是证监会熔断政策

熔断机制就是当指数下跌到5%的时候,股市会暂停交易15分钟,复盘的时候,当指数下跌到7%的时候,则全天停止交易收盘了,在2016年,元旦期间 ,我们A股就用了,4天都出发熔断,简直就是世界一大奇葩。

二:2015年股市熔断是哪一天、2015年股市熔断是哪一天开始



熔断机制是2015年12月4日由上交所、深交所等提出的股市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熔断机制于2016年1月8日暂停,现在已经取消。 :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中国股市*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