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瑞福进取(为什么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在净值到达0946元后消失)

2022-10-12 15:42:32 股票 ketldu

国投瑞银瑞福进取文章列表:

为什么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在净值到达0946元后消失

国投瑞福进取(150001)并没有消失!

2010-10-15 0.7910
2010-10-14 0.7590
2010-10-13 0.7610
2010-10-12 0.7470
2010-10-11 0.7410
2010-10-08 0.7210

国投瑞银瑞福进取



国投瑞银瑞福进取的基金要什么银行才可以开户~建设银行买不到这个基金

这个是封闭式基金来的,现在只能通过在证券公司开通股票账户之后在证券市场购买,目前这个基金溢价好大,风险比较高,不适宜购买了。

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基金为何能够溢价交易

在二级市场交易,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成交价格会偏离其净值.买得人多时就会溢价,反之则会折价.

请问国投瑞银的瑞福进取基金份额上市交易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所买卖了

国投瑞福进取是什么基金

国投瑞福进取(150001)由于是基金业中唯一一只存在放大杠杆效应的基金,在上涨阶段业绩增长会体现出很强的爆发力。因此,在上升阶段投资于瑞福进取很有可能获取超额收益。

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基金的基金份额分为优先级份额(简称"瑞福优先")和普通级份额(简称"瑞福进取")两个不同的等级。两级基金份额分开募集,合并运作,即在实际投资运作中其实是同一只基金。

那么区别在哪呢?瑞福基金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收益分配制度,使得同一只基金的两个级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收益特征和风险特性。

利益转让是以风险转让为前提的。假如基金运作收益较差或者出现亏损,通过对瑞福优先的收益保障性安排,瑞福进取的持有人将承担瑞福优先持有人的大部分风险。

在此收益分配安排下,瑞福优先呈现出较低收益和较低风险的综合特征;瑞福进取则表现出高收益与高风险的特征。

由于瑞福进取相对于瑞福优先9 倍的超额收益分配比例,在基金实现较高收益并分配的情况下,瑞福进取的收益将得到有效放大。以瑞福优先年基准收益率6.06%计算,假设两级基金的基金份额配比为1:1,基金年收益达到100%,那么瑞福进取持有人的收益将达到174.55%。

但是在基金存续期内进行过分红但出现累计亏损的情况下,基金需要对瑞福优先进行基准收益和本金差额弥补,这时瑞福进取的亏损率会大于瑞福优先的亏损率。比如,假设两级基金的份额配比为1:1不变,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的累计分红分别为0.10 元和0.4 元,如果清算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50 元,此时,瑞福优先存在0.40 元的本金差额需要弥补,根据有限的本金保护机制规定,每份瑞福优先将取得0.90元的基金清算财产,而每份瑞福进取所取得的基金清算后财产为零。

可见,瑞福进取实际上给了投资者以接近2倍的比率放大收益和风险的机会。

从瑞福进取设立以来的实际净值表现来看,这种放大收益同时放大风险的杠杆效应体现得十分明显。即在市场的上涨阶段,基金收益显著高于股票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为正;而在市场下跌阶段,基金收益显著落后于股票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为负。

大盘冲过3500了,为什么有些券商股还是涨不起来了、大盘冲过3500了,为什么有些券商股还是涨不起来

大盘冲过3500了,券商是稳定指数的工具,券商股还涨不起来的原因其实就是利益没有最大化呢,只有券商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才可能涨起来!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

一.券商是稳定指数的利器

券商在股市中就是稳定指数的,这次券商还没发力,上证指数都上3500点了,要是券商再发力,那就会暴涨,不符合上面的要求。

年前年后大盘等涨得太快了,券商等金融权重股都不出力,还要砸盘。

为了就是稳定指数,不让涨得太快了,也不能大跌。

所以,券商就是调节指数的利器,指数跌的多了,它就拉升,指数涨得多了,它就打压。

这两天盘面中很明显都能感觉到券商就在这张做。

二.券商前期埋伏的人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牛市行情来了,券商就是先锋部队,几乎每次都是这样的。

当指数刚开始上涨的时候,很多人都埋伏到券商里,等待券商拉升。

这是股市,是资本市场,明知道这么多散户埋伏进去了,券商爆发拉升,让散户都获利出局,可能吗?真以为这里是慈善机构了。

七月份到现在券商进了多少人?券商只能内部快速轮动,偶尔爆发一下。

看看很多人说买券商到现在套了二三十个点了,散户不割肉,券商不会大涨的。他们可以拉其他权重,指数照样涨到3500点上方了。

三.利益最大化

股市是资本市场,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券商也是要赚钱的。

这还突破方式不同以往了,以往是券商冲在第一线,买券商都赚大了,七月份就是如此。

这次换了方式,是龙头股冲在第一线,看看各行各业龙头都在大涨,指数照样涨。

散户不追不眼红,他们就不停的涨,就如同白酒,但是散户都往进追,那么就接盘。

这就是年前年后的极端行情了,这两天很多人都说很难受,买了的不是不动就是下跌,涨了的又眼红。

券商爆发就等散户割肉追其他的呢,这两天券商指数大跌,其实个股并没有跌多少。

总之,只有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券商就会大涨的。这是资本市场的本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券商背后的主力是“郭嘉队”!

没有涨起来,很显然是故意压着的,而目的其实是为了保护市场,护航注册制安全落地:

1、外围股市是一个高泡沫的状态,仅次于2001年和2008年的估值,随时可能会崩;

2、国内市场的核心资产、白马股被抱团,估值达到 历史 高位,并且迟迟没有退潮的意思,在 历史 上,牛市抱团瓦解,熊市抱团开始,如今外资的加入和内资的跟风导致了这个规律失效;

3、注册制并没有全面落地,意味着这一轮大牛市的使命还未结束;

所以,在这些情况下,管理层只能压着券商,让大盘保持在4000点下先运行着。

因为4000点以下市场是有多空分歧的,不容易引发持续赚钱效应,也不容易让场外短线的群众炒作资金狂热入场。

这就可以给注册制的改革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其安全实行,避免过早进入熊市调整。

可一旦过了4000点,其实场内的涨跌就不太容易控制。

因为人性的贪婪会在4000点后逐步开始释放,爆发,大家认定牛市,疯狂买入,到时候白马股高估,蓝筹股高估,券商也高估,自然会有很大的风险。

一旦美股在崩了,就没人能护盘,甚至长线资金也没低估的品种介入了。

那熊市也就来了。

所以,券商如今是“脉冲式”上涨,也就是涨一段,休息一段。

但过了4000点后,就真的不好说了。

而管理层压制券商的终极目的,一定是想放缓牛市结束,为注册制保驾护航,预防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

2020年8月份注册制后的行情可以说板块分化,个股分化,而且同板块的个股分化也在加剧,造成这种格局核心还是没有成交量,流动性不足,市场4000多只股票很难形成以前的普涨行情,另外在元旦节前一个多月,资金抱团炒消费白酒,吸流大部分资金,截止目前这种趋势还在持续。简单举个例子,你拿100块钱去买水果,本来打算买苹果,香蕉,橘子,梨各25块钱,但买的过程当中,你花了50块钱买苹果,30块钱买香蕉,那橘子和梨自然而然就没钱买了,所以就这个意思,现在不单单是券商板块内个股分化严重,其他一些板块分化也是非常大,同一板块里面也就一两只股票涨,其他股票表现都一般,在没有成交量配合的情况下,市场这种格局还会持续,所以要做好精挑个股,深挖基本面,争取选出行业内真正好的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