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飞行汽车试飞(波音747客机于哪一年首次试飞)

2022-11-17 6:00:36 基金 ketldu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波音飞行汽车试飞,以及波音747客机于哪一年首次试飞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波音飞行汽车试飞



内容导航:

Q1:波音飞行汽车试飞、飞行汽车普及了高速公路还怎么收费

【飞行汽车 问 】监管3D高速公路运行,开发智能手机提供飞的服务,为了处理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的在复杂路况的安全出行, feiauto飞行汽车是当下最时髦的项目之一,不过最快要在2023见面,涉及公路交通管理系统,大家一说到飞行汽车就觉得高大上, ,开发这个项目是为了改善城镇交通和包裹配送服务业务,为了开发飞行汽车项目, 2019年1月24日,波音公司在2018年收购了Aurora Flight Sciences,波音公司自主研发的飞行汽车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机场开始试飞,因此许多实力雄厚的公司都想分享这块蛋糕。波音公司还设计许多有关道路交通的项目,还与创业公司SparkCognition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合作, 除了飞行汽车外,如与UberAIR服务合作,另外还研发一套监管框架。因此加快了飞行汽车的研发,如最近波音飞行汽车试飞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该飞行汽车长约9米。应该是收空中管理费!(文/飞行汽车feiauto)

Q2:美公司设计"飞行汽车"不需跑道可垂直起飞、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汽车公司特拉弗吉亚日前宣称,其设计的第一代飞行汽车“过渡”将最早于2015年投入市场销售。同时,该公司还表示计划推出新一代“过渡”汽车“TF-X”的模型,称这一新型“飞车”将不仅能够停靠在私家车库中,且不需要跑道就能起飞。据悉,这款新型汽车在8到12年内才可上市。
“过渡”飞行汽车拥有两个座椅、四个车轮和一双可以折叠的机翼,因此其既可以作为汽车在陆地上驾驶,也可在作为私家飞机在空中飞行。
2012年,特拉弗吉亚公司成功对第一代“过渡”汽车进行试飞。当时,“过渡”汽车在1400英尺(约为426.72米)的高空中飞行了8分钟。一般客机的飞行高度大约是3.5万英尺(约为1.07万米)。
想要拥有这么一部如同好莱坞电影中的传奇汽车并不容易。首先,它的售价非常昂贵——每辆“过渡”汽车售价19万英镑(约为人民币181万元)。其次,特拉弗吉亚公司表示“过渡”汽车的司机除了要拥有汽车驾照外,还要持有飞行执照,并拥有2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最后,司机还需通过“过渡”汽车的驾驶考试。
然而,在获得业界交口称赞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人士认为“过渡”达不到科幻电影中飞行汽车的标准。
对此,特拉弗吉亚公司回应称,该公司将着手研制下一代飞行汽车“TF-X”,并公布了其设计模型。
该公司介绍称,“TF-X”比第一代飞行汽车更为先进,它内部空间更大,能够“像汽车一样舒适”的容纳4名乘客,能够像直升飞机那样垂直起飞而不需跑道,还可以不间断飞行500英里(约为804.67公里)。

Q3:威廉·爱德华·波音的人物简介、

威廉·爱德华·波音William Edward Boeing(1881年10月1日-1956年9月28日)是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创始人。美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业企业家。 生于密歇根州汽车城底特律。波音自幼在瑞士求学,后回美国读中学和大学,但他未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就离校而去,1903年跟随其父从事木材生意。
波音本人喜爱机械,进入航空业属于大器晚成。29岁时,他在洛杉矶第一次见到飞机的飞行。当来自全美国的飞行先驱在洛杉矶聚会举行飞行比赛的时候,威廉·波音并不满足于坐在观众席看热闹,而是跑去和飞行员们商量,看能不能带他上天去体验一下飞行。那时的飞行员都是盛气凌人的人间骄子,自然看不上这个来自乡下的土财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威廉·波音失望地回到西雅图,但他决心汲取 A380定期航线正式启用。编辑本段飞机简介  空中客车A380全机身长度双层客舱与四台发动机成为最易辨认的独特外形。空中客车A380在单机旅客运力上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 空中客车A380图片欣赏(20张)下可承载525名乘客。空中客车A380飞机被空中客车公司视为其21世纪的“旗舰”产品。A380在投入服务后,打破波音747在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领域统领35年的纪录,结束了波音747在市场上30年的垄断地位,成为载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机(不过载重量最大的民用飞机仍是安东诺夫的An-225梦想式运输机)。   空中客车A380采用了 A380定期航线正式启用。

  飞机简介
  空中客车A380全机身长度双层客舱与四台发动机成为最易辨认的独特外形。空中客车A380在单机旅客运力上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空中客车A380下可承载525名乘客。空中客车A380飞机被空中客车公司视为其21世纪的“旗舰”产品。A380在投入服务后,打破波音747在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领域统领35年的纪录,结束了波音747在市场上30年的垄断地位,成为载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机(不过载重量最大的民用飞机仍是安东诺夫的An-225梦想式运输机)。
  空中客车A380采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改进了气动性能,使用新一代的发动机、先进的机翼、起落架。减轻了飞机的重量,减少了油耗和排放,座公里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更低。降低了营运成本,A380飞机机舱内的环境更接近自然。客机起飞时的噪声可达当前噪声控制标准(ICAO)规定的标准要低得多。A380是首架每乘客(座)/百公里油耗不到3公升的远程飞机(这一比例相当于一辆经济型家用汽车的油耗)。

  发展历史
  一直以来,大型远程民用运输机市场被波音公司的波音747系列所垄断,空中客车公司虽然在其它机型上都有与波音公司竞争的机型,但只有在这个市场上一直是一个空白,虽然曾推出空中客车A340,但仍然不能撼动波音747的绝对优势地位。空中客车公司开发500-800座级大型民航运输机,意在抢夺由波音747把持的大型客机市场,空中客车公司提出了对未来民用航空发展的推断:未来世界民航运输机发展将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并以此提出了“枢纽/辐射”的理念,即旅客通过支线航班汇聚到枢纽机场,再由大型运输机运送到另一枢纽机场,最后再乘坐支线客机到达目的地。空中客车公司认为,改善21世纪空中交通拥挤的最好办法是增加运力;空中客车公司推出超大型运输机计划项目曾引起不少人担忧,空中客车公司则认为大型客机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同时为了完善空中客车的客机系列,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与波音公司竞争,值得承担巨大的商业风险。

  1990年
  空中客车公司于1990年代早期开始超大型客机的研发计划,除为了完善机种,填补超大型客机的空白外,还希望藉以打破波音747在超大型客机市场的垄断。过去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机已证明瓜分这一市场的风险。麦道公司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计划,但最终终止。1993年1月波音与数家空中客车的合伙飞机制造商开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飞机(Very Large Commercial Transport,简称VLCT)的可行性,并以合作建造的形式为目标。
  1994年
  1994年6月,空中客车公司宣布了其超大型运输机计划,最初该计划被称为“A3XX”。A3XX将与VLCT计划和波音的747后继者—747X竞争,747X计划将波音747上层客舱加长以容纳更多乘客。VLCT计划于1996年7月终止,波音公司亦于1997年终止747X计划。
  2000年
  2000年12月,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主要持股者——欧洲航天国防集团与英国航天集团共同宣布,通过投资88亿欧元的A3XX计划,并将名称改为“A380”。当时已经有6家航空公司预定共55架A380。A380于2001年初正式定型,第一架A380出厂时计划的开发成本已升至110亿欧元。
  2002年—2005年

  第一组A380机翼于2002年1月开始建造,2004年4月,首架A380的机翼在英国布劳顿工厂完成组装,运往法国图卢兹进行总装。A380原型机于2004年首次亮相,2005年1月18日首架A380在空中客车图卢兹的厂房举行出厂典礼,序号为001,登记号码为F-WWOW。2005年4月27日首架A380试飞成功。同年11月,A380首次跨洲试飞抵达亚洲的新加坡。
  2005年—2006年
  A380飞机测试项目于2001年开始,首先进行了系统测试。A380飞机在2004年11月进行了结构测试,在2005年9月进行了结构疲劳测试。2006年3月26日,A380在德国汉堡市进行了紧急撤离测试,853名乘客及20名机组人员,测试在78秒内完成。之后,欧洲航空安全局及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A380可载乘客人数为853人。A380飞机进行了空中客车公司历史上最密集的认证飞行测试之一,持续15个月完成2200个飞行小时。认证飞行测试在2006年11月30日A380完成环球技术航线验证飞行后结束。 2006年12月12日,欧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正式向空中客车公司颁发A380飞机的机型适航证。

  技术特点
  数据
  空中客车公司从飞机设计之初就与主要的航空公司、机场和适航机构密切的协作。由于体积庞大,与任何其它飞机相比较,A380都能更好的降低座距离成本(正如波音747在1969年所作的那样)。空中客车A380与波音747-400相比,A380多提供约35%的座位和49%的地板空间,使其拥有更宽的座椅、开阔空间,而且座位英里成本比最有效的飞机低15%至20%。
  空中客车公司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将A380的翼展和机身总长度限定在80×80米,以避免大型机场的重新建设。这种限制是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机场委员会的建议设定。空中客车公司A380诸多设计中均考虑了机场兼容性,使得机场只需最低限度的投资进行最小的改进就能适用于这一超大容量机型的运营。为了缩短登机和离机的时间,需要机场方面将设计新的基础设施。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批注,对运营机场的要求,只要其跑道能运营波音747飞机的机场均可接纳A380飞机。A380能与45米宽的跑道和23米宽的滑行道相兼容,20个主机轮减少了对地面载荷的影响,并与现役的商用飞机的操纵性相当。为了提高飞机滑行的准确性,A380飞机的方向舵和机翼下安装有摄像机,使飞行员更清楚地了解飞机的位置。
  A380机身庞大,易产生尾迹湍流问题,A380飞机的尾迹涡流和飞机间隔的研究已经完成。A380的涡流对后面飞机的影响与波音747的相类似,不需要修改间隔标准。不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研究发现,A380客机引起的气流较波音747客机大,由多个民航组织成立的工作小组建议,A380客机起飞后,中、小型航机要隔3分钟后才能使用跑道,大型航机亦要等候2分钟。

  驾驶舱

  A380的驾驶舱位于机身最前方在两层客舱中间的高度,采用双人体制,应用新式的交互式显示屏和由以太网连接的扩展性集成航空电子模块。A380虽然采用了新设计,但同时保持了运营通用性的优点。A380具备与空中客车公司其它电传操纵系统飞机相同的驾驶舱布局、程序和操作特性,从而减少了飞行员从一种空中客车飞机转换到另一种空中客车飞机所需的培训时间。 驾驶舱有8个液晶显示器。包括2个主要飞航显示器(Primary Flight Displays,PFD)、2个导航显示器(Navigation Displays,ND)、1个发动机参数显示器(Engine Parameter Display)、1个系统显示器(System Display)和2个多功能显示器(Multi-Function Display,MFD),这2个多功能显示器为飞航管理系统(Flight Management System,FMS)提供操作界面。

  客舱
  空中客车A380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下可承载555名乘客(其中上层机舱199人,下层客舱356人),采用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时可承载861名乘客。A380典型经济舱座位布置为下层「3+4+3」形式,上层为「2+4+2」形式。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空中客车A380还使用了更高效的空气过滤设备。
  空中客车A380全双层宽体机舱设计为每一位乘客提供了更加宽敞的空间。机舱内的空气,每三分钟就可以更换一次。220个舷窗让机舱内享受更多的自然光。
  A380的机舱配备了为客机研发的最先进的机上娱乐系统,光纤配电网络使电影、视频游戏和电视节目的选择更加灵活完备。在飞机上乘客还可以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和打电话。有更多的开放空间,比如商务中心。底舱可选择为设置休息区、商务区、酒吧或其它的娱乐区,按照不同航空公司的需求,还可安排其它设施,如理发店、卧铺、***、按摩室或儿童游戏场。宽大的空间可供头等舱内安排私人套间,甚至包括淋浴设施的浴室。

  发动机
  Trent 900
  空中客车A380可以选配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Trent 900或由通用电气公司与普拉特?惠特尼公司联营Engine Alliance的GP7200,两款均为应用在波音777客机上发动机的衍生产品,Trent 900是Trent系列发动机的第四代产品,为满足A380需求而设计的发动机。GP7200使用了GE90的内核及PW4090的涡轮扇及低压压缩机。在销售方面,起初Trent 900销量占上风,及后GP7200销量上升,接近Trent 900的销量。据悉,阿联酋航空A380将会采用最新的Engine Alliance GP7200型引擎,相比同类飞机每年也可节省50万公升燃油。A380在地面使用时可只使用两台发动机进行滑行,并只使用两台反推和一套低噪音的辅助动力装置,有助于降低噪音。 在起飞阶段,A380的4台Trent 900发动机116英寸的风扇能以每分钟近3,000转的速度运转,叶片末端的运行速度达1,000英里/小时(1,600 公里/小时),是音速的1.3倍。

  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空中客车公司一直以一种渐进和可靠的方式开拓新技术,A380项目已经研发、测试和应用了有关材料、工艺、系统和发动机等一系列新技术。空中客车公司从中选择成熟性已经证实、可以带来长期收益的技术。以确保飞机性能更佳,运营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乘坐更舒适。与之前的飞机相比,空中客车A380在更大范围内采用了复合材料,引入了许多新的系统和工业工艺技术。改进了气动性能、飞行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使之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10年树立了标准。
  在使用复合材料方面,A380在研制中使用了创新的GLARE(玻璃纤维增强铝材料)材料,与传统铝材料相比,重量轻、强度高、抗疲劳特性好,维修性能和使用寿命也得到大大改善,不需要特别的加工工艺。飞机约25%由高级减重材料制造,其中22%为碳纤维混合型增强塑料 (CFRP),3%为首次用于民用飞机的GLARE纤维-金属板。A380首次采用了复合材料碳纤维制成的连接机翼与机身的中央翼盒。此外,A380还首次在后压力舱后部的后机身采用了复合材料。 除复合材料外,A380还大量采用了先进金属材料,这些材料提供的好处包括操控可靠和易于维护。每一种材料都将根据不同部件预计将承受负荷、压力和损坏程度而优化使用。A380项目采用了在空中客车A318客机上首次应用的激光束焊接技术,这一技术替代了铆钉焊接法。
  A380采用了每平方英寸5000磅压力的液压系统,与一般民用飞机采用的每平方英寸3000磅压力的液压系统相比,前者可提供更大的动力。压力的增加意味着可使用较小的管道和液压部件传输动力,减轻了重量。
  A380采用了双飞行控制系统,其特色在于采用两种不同构型的4个独立主飞行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两个常规液压动作系统和两个电-液动作系统。A380采用电-液动作系统使其在动力资源上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增加了冗余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A380驾驶舱采用了最新式的交互式显示屏和由以太网链接的扩展性集成航空电子模块。为A380专门研发的多频发电机与一般固定频率发电机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更可靠,重量也更轻。 A380从领先制造商制造的最先进的飞行中娱乐系统中受益。这些制造商提供了更加强的系统以利用A380飞机的光纤网络。

  预订交付
  阿联酋航空公司的A380
  2008年3月
  至少有18个空中客车预订用户确认订单合计196架以及优先选择订购48架的A380。单价为2.95亿美元(2006年)是单价最高的客机。空中客车公司期望可售出750架A380。现有的空中客车公司客户可在订购首批飞机时获得折扣。中国南方航空公司2005年订购了5架空中客车A380。
  2004年7月
  首架A380客机开始在图卢兹装配厂总装。最终生产能力计划达到一个月生产并交付4架A380。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A380
  空中客车公司宣布新加坡航空公司会收到第一架A380客机。按原计划新加坡航空公司将在2006年中期使用A380执行第一次商业飞行。但是A380飞机的交付时间几度被推迟。由于交货延误根据调整后的交付时间表A380第一次商业飞行被推迟。
  2007年10月
  A380客机交付给新加坡航空公司,并于2007年10月25日首次载客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飞抵澳洲悉尼国际机场。 截至2008年10月27日,共有10架A380飞机交付给三家航空公司,其中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6架、阿联酋航空公司2架、澳洲航空公司1架,法国航空1架。
  编辑本段主要型号
  空中客车A380客机可从基本机型衍生出加长型、缩短型和延程型机型。 A380出厂涂装
  A380-800
  基本型,标准三级客舱布局555座,航程为15,000公里。2000年7月24日,阿联酋航空(Emirates)为计划中的A3XX超大型运输机签下订单,新加坡航空、阿联酋航空、澳洲航空、法国航空成为其首批用户投入商业运营。
  A380-800F
  全货运型,商载为150 吨情况下航程10,400公里。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是发起用户(联邦快递因为交机延误而取消订单)。
  A380-700
  基本型缩短型,标准客舱布局460座。
  A380-900
  基本型加长型,标准客舱布局656座。

  性能数据
  空中客车A380-800 首次飞行 2005年4月27日 首次商业飞行 2007年10月25日
  尺寸
  澳洲航空公司的A380
  长度73米、翼展79.8米、高度24.1米 机翼面积 845 ㎡ 机舱宽度(中层)6.58m(21ft 7in)、(上层)5.92m(19ft 5in)
  重量
  空机重量 280,000公斤 617,300磅 最大起飞重量 560,000公斤 1,235,000磅
  客运
  载客 525人(3级客舱布局)、644人(2级客舱布局)、853人(1级客舱布局) 最大载酬 90,800 kg
  动力
  发动机 4台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Trent900 或 发动机联盟GP7200 推力 1,208 千牛顿 271,560 磅力 最大燃油容量 310,000 L(81,890 US gal)
  性能
  巡航速度 0.85 马赫 (约 902 公里/小时) 约 561英里/小时 最高巡航速度 0.89 马赫 (约 945 公里/小时) 约 587英里/小时 飞行距离 15,100 公里 9,383 英里 飞行高度 13,100 米 43,000 英尺 空载降落滑行距离 2000米

全电飞行汽车,开启城市电动空中交通之路

近日,全球首个电动飞行 汽车 赛车项目Airspeed,宣布已从澳大利亚两家领先的技术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启动资金。据悉,目前大赛组织者已成功地完成了原型车的载人试验,一旦新冠病毒疫情解除,他们将进行进一步地载人测试。据介绍,该比赛的唯一指定用车名为“Speeders”,由澳大利亚公司Alauda开发。该飞行 汽车 搭载四台24kW电机,拥有200km/h的最高车速,同时车辆可以在离地面约15~130英尺的空中飞行。 自从有 汽车 以来,人们就创办了赛车比赛,有太多的优秀技术都是源自于竞赛,大量资金、专业知识和人才可以把这项技术推动得越来越远。如同赛车竞赛、无人机竞速赛、机器人竞赛一样,Airspeeder是一个新的 体育 联盟,主要是让飞行器在空中跑道完成时速至少200公里的竞速比赛。 Alauda和Airspeeder的创始人马特.皮尔森指出,Airspeeder可以作为电动飞车技术的试验载体,来测试垂直起降飞行 汽车 的电池等相关技术,如F1和其他赛车系列刺激 汽车 技术发展的方式一样,它可以推动电动飞行 汽车 向电动空中交通的发展。 得益于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让电动飞行 汽车 这种安静、清洁、安全的空中交通工具成为可能。截至目前,全球一共有超过200多家公司正在开发飞行 汽车 ,从航空公司、 汽车 厂商、新 科技 公司再到出行服务商等。波音、空客等公司正积极致力于将飞行 汽车 发展成为通勤交通工具。2018年,波音收购了飞行器公司——Aurora,加速了飞行 汽车 的开发速度。同时,该公司还在与Uber旗下的UberAIR服务合作,并计划在2023年左右为用户提供“飞的”服务。 2019年,波音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一个机场首次试飞了旗下的飞行 汽车 。波音公司表示,开发飞行 汽车 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交通和快递服务的效率,并希望开发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空中 汽车 ,分别可以搭载2名和4名乘客,飞行里程可达80公里。 2017年,空客与Italdesign联合发布了一款概念飞行 汽车 ——Pop.up,其续航里程约为100公里,并计划在5~10年内将这款飞行 汽车 推向市场;2018年,空客试飞了一辆Vahana飞行 汽车 ,该车完全可以依靠自动控制技术飞行,据空客称该款飞行 汽车 将于2020年生产。除了这些航空航天公司,奥迪、吉利、丰田等 汽车 企业同样也不甘落后。2018年日内瓦车展上,奥迪、空中客车公司和意大利Italdesign合作推出了飞行 汽车 的替代方案Pop.Up Next,其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无人飞行器模块、地面车辆模块和客舱,实际上就是一台切换地面与飞行模式的移动客舱;而来自荷兰的PAL-V公司带来了Liberty,将旋翼飞机和三轮 汽车 结合成一体,是全球首款量产飞行 汽车 。 据悉,吉利旗下Terrafugia生产的Transition飞行 汽车 已于2018年10月开启预定。Transition飞行 汽车 的有效载重为210kg,车内空间仅允许乘坐2名成年人(包括驾驶员);Transition长度为6.02米,宽度为2.3米,高度为1.98米,翼展宽度为8米;性能方面,Transition飞行 汽车 的动力来源是磷酸铁锂电池,最高飞行速度为185km/h,飞行续航里程为800多公里。飞行 汽车 的研发与尝试并不鲜见,而Alauda和Airspeeder的创始人马特.皮尔森的目标是让飞行 汽车 成为主流,让所有人像驾驶普通 汽车 一样驾驶飞行 汽车 。他对于飞行 汽车 的设想很简单,就是一辆可以飞的普通 汽车 。与驾驶直升机和飞机的复杂性不同,他希望能保留 汽车 驾驶体验,让任何人都能简易地操控。 2019年7月,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Airspeeder系列自动驾驶飞机的原型机首次亮相,这标志着Alauda和Airspeeder系列开启了一个新的舞台。接下来,该团队正在努力确保车辆能够达到安全标准,并正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确保飞行 汽车 赛事的合法依规。 相对来讲,起降方便、噪音更小的垂直起降飞行 汽车 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车型。从经济角度看,到2040电动垂直起降(eVTOL)行业的价值有望达到1.5万亿美元。马特.皮尔森指出,虽然目前飞行 汽车 技术还刚刚起步,但它已经得到了航空和 汽车 领域知名企业的支持,因此他们将继续致力于加快这些技术的发展。 飞行 汽车 看起来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尽情享受广袤天空的出行工具,但翼片旋转势必产生巨大的噪声,停放和降落都需要较大的场地面积。此外,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允许和支持。即使困难重重,业内还是普遍认为,飞行 汽车 将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拥有一辆飞行 汽车 ,可以享受鸟儿般飞行的乐趣。

Q7:波音747客机于哪一年首次试飞的、波音747客机于哪一年首次试飞

波音747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远程宽机身客机。1965年8月,波音公司参加美国空军战略运输机(CX-HLS)计划投标落选,后来决定利用这项研究成果,研制一种载客500人的大型宽机身客机,以满足60年代末民航旅客增加的需要。1966年4月13日宣布波音747的设计方案后,立即获得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25架订货,当时的总价值为5.25亿美元。同年7月25日正式生产,1968年9月30日第一架波音747出厂,1969年2月9日首次试飞,同年12月30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而后开始交付使用,1970年1月22日首次投入纽约至伦敦航线飞行。截止到1992年3月31日,各型波音747共获定货1168架。1993年10月12日,第1000架747交付使用。波音公司决定从1990年5月起只生产销售747-400型飞机。

关于波音飞行汽车试飞,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波音飞行汽车试飞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