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钱钱,咱们来聊点“重量级”的,英国钞票家族里的“社牛”——50英镑大钞!一说到50镑,是不是感觉整个荷包都跟着“颤抖”了一下?在英国,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买个咖啡就能掏出来的,那感觉就像你用一张一百块人民币去买根冰棍,多少有点儿“凡尔赛”的意味在里面。但,别看它平时不怎么露脸,人家可是个有故事的“老司机”!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张传说中的“英国钱50的”,看看它究竟有什么“骚操作”和“隐藏属性”!
首先,得给没见过它真容的小伙伴们科普一下。想象一下,你手上拿着一张比A4纸稍℡☎联系:小一点,颜色是那种高贵的紫红色调,手感那是相当的“丝滑”,因为,它可是聚合物钞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塑料钞”!对,没错,英国的钞票在近几年已经陆陆续续都换成了这种“防水防撕防污”的“三防”版本,告别了过去那种用久了就皱巴巴、湿了就得晾干的“纸片时代”。这50镑大钞,也是在2021年6月23日才正式C位出道,取代了之前的纸质版本。所以,如果你手里还捏着一张老款纸质的50镑,那可就“芭比Q了”,因为从2022年9月30日之后,纸质的50镑(以及20镑)就不是法定货币了哦!不过别慌,英国银行还是能换的,就是可能得跑一趟或者邮寄,也算是一种“整活儿”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张“硬核”的50镑钞票上,究竟印着哪位“YYDS”呢?答案揭晓:他就是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艾伦·图灵(Alan Turing)!是不是瞬间感觉这张钱都变得有点“赛博朋克”起来了?图灵老爷子,那可是个真·传奇人物啊!二战期间,他参与了破解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工作,为盟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认为是缩短二战至少两年的关键人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愉快地刷手机、看直播、玩游戏的各种“骚操作”!他的头像和一些与他相关的元素,比如他1936年的那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中的数学公式和表格,以及一台Bletchley Park Bombe密码破译机的设计图,都被巧妙地融入了钞票设计之中。甚至还有他生日那天(6月23日)的签名,以及他最著名的一句话:“这只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一个预演,也只是它的一个影子。”(This is only a foretaste of what is to come, and only the shadow of what is going to be.)妈耶,这设计细节简直是“绝绝子”!每一次拿出这张钱,都感觉像是在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瞬间感觉自己都变得有文化了,有木有?
当然,作为一张“大钱”,50镑在防伪方面也是个“卷王”!英国央行为了防止“假币横行”,可是下了血本。首先,它有那种肉眼可见的透明窗口,里面还有个箔片图像,上面有各种变色和图案。其次,你晃动钞票的时候,你会看到窗口上的全息图会从“Fifty”变成“Pounds”,是不是很酷炫?而且,还有个金色和绿色的锡箔片,上面有个类似“地球”的图案,你倾斜钞票时,这个图案会从金色变绿色。再来,钞票背面左下角有个银色的徽章,你倾斜时,上面的字母“AT”会变成“50”。当然,还有℡☎联系:缩文字,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的那种,印着图灵的名字,密密麻麻的,一般人可发现不了!最后,别忘了,钞票正面的右上角和反面的左上角,还有两个凸起的点,这是为视障人士设计的,用手摸就能感觉到。所以说,如果有人拿着一张50镑忽悠你,你就把这些“技能点”都用上,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
那么,问题来了,在日常生活中,你啥时候会掏出这张“巨款”呢?实话实说,在英国,50镑可不像10镑、20镑那么“平易近人”。大部分商店的收银员,看到你掏出50镑,可能会在心里OS:“哥们儿,你这是来找茬的吗?”尤其是买杯咖啡、买个三明治这种小额消费,你掏出50镑,收银员可能得跑去经理那里拿零钱,或者干脆告诉你没零钱找,场面一度非常尴尬。所以,通常只有在以下几种“高光时刻”,它才会出场:
第一种:买大件儿!比如去电器店买个啥,或者去旅游景点买票,这种时候掏出50镑,那叫一个“豪横”。
第二种:送礼!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包个红包,或者给大学毕业的朋友一个“压箱底”的钱,50镑那绝对是“牌面儿”!毕竟,谁会拒绝一张艾伦·图灵的头像钞票呢?
第三种:从ATM机取钱,机器“随机”给你吐了一张50镑。这时候,你就得硬着头皮接受这份“甜蜜的负担”了。然后你可能会像个“打工人”一样,赶紧找个大超市或者银行把它“破开”,不然真的“寸步难行”。
第四种:作为一种“收藏品”。毕竟,聚合物钞票的出现,让很多旧纸币有了收藏价值,尤其是那些旧版的,现在可能比面值还值钱呢!不过,这50镑钞票在英国本土的使用频率确实不高,甚至有银行职员开玩笑说,他们一个月都见不到几张。这让它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有了一种“稀有”的魔力,看到它就有一种“哇,有钱人”的错觉。
聊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提这张50镑钞票的“前辈们”了。在图灵之前,50镑纸币上印的是蒸汽机发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和他的商业伙伴马修·博尔顿(Matthew Boulton)。这俩“工业革命的功臣”在2011年登上50镑,象征着英国在工业和科学领域的辉煌。更早之前,还有英格兰银行的首任行长约翰·霍布隆(John Houblon)在上面。这些人物的选择,都体现了英国对科技、经济和历史的尊重与纪念。从最初的“国王/女王”单一肖像,到后来加入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英国钞票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演进,试图展现更丰富的国家形象。这种演变,就像是一部浓缩的英国名人堂,每一张钞票都在默默地讲述着一个属于大英帝国的故事。
话说回来,虽然50镑面值很大,平时用起来有点“不方便”,但它本身的价值和它所承载的故事,却远超其面值。它不仅仅是一张钱,更是一张“移动的名片”,一张“℡☎联系:型的历史课本”。每当看到图灵那张略显严肃但充满智慧的脸庞,你是不是也会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科技便利,都离不开这些伟大先驱的付出?这张钞票,仿佛在无声地提醒我们,要铭记那些改变世界的思想和发明。所以,下次你再见到这张紫红色的“大家伙”,别只把它当成一张“不好找零”的麻烦,它可是一张能让你瞬间变“文化人”的“知识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用50镑买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因为掏出它而遭遇过什么尴尬的瞬间?评论区等你来“整活儿”!说不定你的故事,比50镑本身还精彩呢!
最后,问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在英国,你很少会看到有人用50镑去买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