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老铁,新韭菜们,以及那些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老油条”们,你们还好吗?说到中国资本市场,今年可是个“大日子”——它三十而立了!三十年啊,对于一个人来说,那可是从青涩少年到成熟稳重的蜕变;对于一个市场来说,嗯,那简直是从“婴儿学步”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或者说,样样能把你搞蒙圈)的史诗级进化!
还记得三十年前,那是个什么光景?大伙儿对“股票”这玩意儿,可能比对UFO还陌生。那时候,甭说K线图,能分清红绿就不错了(哦,不对,那时候沪市还是绿涨红跌的“反人类”操作呢,哈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像两个刚刚诞生的“熊孩子”,在一片懵懂中跌跌撞撞地开了张。最初的“老八股”,那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听说有人抱着现金去排队买认购证,一夜之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没错,就是那种“你敢信,我敢听”的传奇故事,让无数人对这片“财富热土”心生向往。那会儿,炒股还是个“稀罕事儿”,能参与的都是“吃螃蟹”的勇士,或者说,是自带“欧皇”体质的幸运儿。
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壮士断腕”,再到如今的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这三十年,A股可真是经历了太多太多。它就像一个脾气多变的孩子,有时候让你“喜大普奔,锣鼓喧天”,有时候又让你“怀疑人生,想静静”。多少次,我们以为自己是股神附体,下一秒就被市场无情地教育了:你只是“韭菜本菜”!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些起起伏伏,才让A股的故事如此精彩,让人欲罢不能,对不对?
还记得股权分置改革那会儿吗?简直是资本市场的“大地震”!国家队为了让大小股东“同股同权”,费了多大的劲儿。当时多少非流通股股东需要向流通股股东送股、派发红利,才能获得流通权。那段日子,多少股民晚上睡不着觉,担心自己的股票会“缩水”,生怕一觉醒来,账户里就少了几个“零”。但这刀子刮骨疗毒般的改革,却为后来A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市场结构更趋合理。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回头看,这步棋走得是真“高明”!就像大病初愈,虽然瘦了一圈,但身体底子好了不少。
再后来,我们有了创业板,有了科创板,最近又整了个北交所。这可不是随便盖个“房子”那么简单,这是给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舞台”啊!以前很多“高新科技”企业,因为营收利润不达标,想上市那真是难于登天。现在好了,只要你有“核心技术”,有“成长潜力”,哪怕暂时没赚大钱,科创板也敞开大门欢迎你。这不就是为我们中国“硬科技”企业量身定制的“高速公路”嘛!从“土豪”到“新贵”,大家都有机会来市场“露一手”,搞不好下一个“腾讯阿里”就在里面呢!而北交所,那更是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让那些隐形冠军、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也能获得资本的滋养,简直是“小巨人”的福音!
当然,A股这三十年,除了成长,也少不了各种“梗”。比如,最经典的“韭菜”理论——“我炒股从来不看涨跌,就看自己是不是在顶峰买入,在低谷割肉。”、“春天来了,韭菜又绿了。”简直是股民自嘲的最高境界!每当市场情绪高涨,大家蜂拥而入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句“莫慌,我只是去给你们施肥的。” 瞬间让人破防又无奈。还有什么“坐过山车”、“一字板”、“关灯吃面”……这些词儿,哪个不是股民用血泪和钞票换来的“哲学感悟”?A股的脾气,那真是出了名的任性,分分钟让你体验人生的大起大落,心脏不好的人,那真得常备速效救心丸。
对外开放,也是这三十年的一大主旋律。从QFII、QDII,到沪港通、深港通,再到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纷纷将A股纳入其中,我们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国际范儿”了。以前是“洋和尚来念经”,现在是“中西合璧,共同进步”。全球的资金都在关注中国,都在涌入A股,这说明啥?说明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那可是“杠杠的”!不过,国际资本的涌入,也让A股变得更复杂了,不再是以前那种“散户决定一切”的简单粗暴。机构投资者力量越来越强,散户的春天?也许在梦里吧,现在是机构爸爸们的天下了,我们小散户能做的,就是“跟对人,走对路”,或者……“佛系炒股,随缘盈利”。
说到“注册制”,这可是近几年的“重头戏”。以前是“核准制”,上市门槛高,排队的企业能绕地球好几圈。现在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都搞注册制了,主板也即将全面注册制,这意味着啥?以前是“严进宽出”,公司想上市得过五关斩六将,但上市后可能就“放飞自我”了。现在是“宽进严出”,上市虽然相对容易了,但退市制度也更严格了!那些业绩造假、信息披露不规范、或者长期“一蹶不振”的“垃圾股”,随时可能被“请出去”。这就像是市场的大扫除,优胜劣汰,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留下来,给投资者一个更干净、更健康的投资环境。当然,这也更考验我们股民的“眼力”和“功力”了,不是随便买都能赚钱的。
A股的这三十年,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奇葩”事件也是层出不穷。还记得那些年,上市公司为了保壳,什么卖房、卖画、甚至卖老母鸡的戏码都上演过。为了市值管理,各种“骚操作”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黑色幽默”,无不折射出市场发展初期的不规范和不成熟。但正是这些经历,才让我们这个市场变得更加完善,监管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现在,上市公司如果再敢“顶风作案”,那可不是罚酒三杯就能解决的了,分分钟让你“倾家荡产,牢底坐穿”。这说明咱们A股,是真的在努力向“成熟市场”靠拢啊!
当然,提到A股,我们永远绕不开“T+0”这个“传说”。多少人盼着T+0啊,就跟盼着过年一样,但它就是不来。每次有风吹草动,大家就开始激动,结果总是“狼来了”的故事。T+1的制度,让很多短线高手束手束脚,也让股民在当天看到亏损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法及时止损,徒增了几分“憋屈感”。但监管层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A股散户多,T+0可能会让市场波动更大,让普通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T+0,它就像一个遥远的梦,不知何时才能照进现实。
这三十年里,我们见证了牛市的狂欢,也经历了熊市的漫长。从“全民炒股”的热潮,到如今“结构性行情”的常态化。什么叫“结构性行情”?就是你手里的股票可能还在“冬眠”,别人手里的却在“狂飙”,让你羡慕嫉妒恨得牙痒痒。这种感觉,简直比全班就你一个人没吃到冰淇淋还难受!这说明,随着市场的成熟,盲目“跟风”已经行不通了,研究公司基本面、挖掘企业价值,才是王道。不然,你可能就成了市场里那个“孤独的守望者”。
所以,你问我A股这三十年到底怎么样?嘿,看看你账户里那红红绿绿的数字,再摸摸你逐渐稀疏的发际线,不就啥都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