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2020年那波“神仙操作”吗?当全世界的经济引擎因为疫情被迫熄火,国际原油市场却上演了一出跌妈不认的史诗级魔幻大戏!油价,这玩意儿,一般不都是越贵越心疼吗?结果有一天,它竟然“倒贴钱”求你把它拉走,没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负油价”!当时我看到新闻的时候,CPU都干烧了,这到底是什么人间迷惑行为啊?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国际原油是如何在2020年,成功刷新了20年最低价格,甚至把价格干成了负数,简直比白菜还不如,直接把人整emo了。
话说回来,提到“国际原油20年最低价格”,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来的,肯定就是2020年4月那个黑色星期一。当时,美国WTI原油期货的价格,直接从正数一路俯冲,最终定格在惊人的-37.63美元/桶!-37.63美元!这可不是开玩笑,这意味着,如果你当时是期货合约的持有者,不仅一分钱都卖不出去,还得倒贴钱给买家,让他们把这烫手山芋赶紧搬走。天呐,这是什么奇葩的商业模式?简直是“买我的油,我给你钱,求你了,快点!”这简直是全球经济史上的一个经典段子,没有之一。
咱们先别急着笑,这背后可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糟心事”。你以为负油价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不不不,它更像是地上突然冒出来的地雷。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各国为了控制疫情,不得不采取了最严格的封锁措施。航班停飞,工厂停工,私家车也乖乖待在车库里吃灰,整个地球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平时呼啸而过的汽车没了影,工业园区也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这一切,直接导致了全球原油需求量断崖式下跌,简直就是自由落体,而且是那种没有降落伞的自由落体,吓死个人。
更“骚”的是,就在全球需求量暴跌的时候,欧佩克(OPEC)和俄罗斯这两大产油巨头,却在2020年3月初玩了一出“相爱相杀”的戏码。他们关于减产协议的谈判彻底破裂,结果不是和气生财,而是干脆掀桌子不玩了,直接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价格战”!沙特和俄罗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你增产,我跟着增产,你打折,我比你更便宜!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本来需求就少得可怜,你们还一个劲儿地往市场里灌油,简直是把油价往死里整啊,这操作简直“栓Q”!
需求崩了,供应却蹭蹭往上涨,这一下就引出了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原油没地方放了!你以为原油像水一样,随便找个桶就能装吗?不,原油的储存可是一个技术活,它需要专门的储存罐、油库,甚至巨型油轮。当时全球各地的储油设施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尤其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Cushing)——这里是WTI原油期货合约的交割地。想象一下,巨大的储油罐一个接一个地被塞得满满当当,简直就像是堆积如山的玩具箱,但是这些玩具谁也不想要了。眼看着库欣的储油空间告急,马上就要爆仓了,所有人都开始急眼了。
在这种“无路可退”的局面下,那些手里拿着WTI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员们,可就真的“悲剧”了。原油期货合约,说白了就是约定好在未来某个时间,以某个价格买卖原油的合同。等到交割期临近,如果你还不想或者不能进行实物交割(也就是真的去提走一大桶油),你就必须把手里的期货合约卖掉。但是当所有人都没地方储油,没人愿意买油的时候,你手里那张合约就成了烫手的山芋,没人接盘,甚至连“白给”都没人要。到了最后,为了避免真的要去接收那一桶桶油,交易员们只好痛下杀手,宁愿倒贴钱,也要把合约赶紧甩出去!这就是负油价产生的直接原因,简直是把人逼到了绝路上,格局打开了吧?
当时这波操作,直接把整个能源市场震了个稀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们,一下子就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他们开采成本相对较高,油价一跌,分分钟就得亏到姥姥家。不少页岩油公司在这波冲击下,直接面临破产边缘,甚至有的真的原地爆炸了。想想那些巨大的钻井平台,曾经是财富的象征,现在却成了寂寞的铁皮怪兽,只能停产歇业,工人们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打工人真的太难了。
当然,负油价虽然是一个极端情况,但它也反映了当时全球经济的深度衰退和不确定性。那段时间,你随便打开新闻,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疫情、经济下滑和油价暴跌的消息,简直是让人心惊肉跳。大家都在想,未来会怎么样?油价还会继续跌吗?我的车还能加得起油吗?等等,最后一个问题好像有点怪怪的。毕竟油价都负了,是不是应该有人倒贴钱给我加油啊?
负油价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的脆弱性。当一切都运转正常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原来原油的储存和运输也是一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出现了哪怕一点点堵塞,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导致像负油价这样闻所未闻的“黑天鹅事件”。那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一大堆好吃的,结果冰箱坏了,家里也没地方放,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过期烂掉,心疼得要死。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活久见”的时光。国际原油市场,一个平时看起来离我们很远,高大上的存在,突然就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甚至有点搞笑的方式,刷爆了朋友圈。从“每桶几十美元”到“倒贴钱请你带走”,这中间的落差,简直比坐过山车还 *** 。它让我们明白,原来商品的价格,不仅仅取决于其内在价值,更取决于供需关系、储存能力和市场情绪,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负数!
有人说,负油价是资本主义自我消化过剩产能的一种极端表现。也有人说,它是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失衡的必然结果。不管怎么说,那段时间的国际原油市场,绝对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惊掉了下巴。毕竟,谁能想到,有一天,你竟然可以“赚着钱”去买一桶原油呢?是不是有点懵逼?这就像你走进超市,老板说:“买我这大米,我给你20块钱!”你敢信吗?
当然,这样的奇葩事件,在历史上也算是YYDS了。它不仅是金融市场的一次极端测试,更是对人类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那些在危机中挣扎求生,最终又凤凰涅槃的企业和个人,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那些被历史洪流无情淘汰的,也成了市场的“炮灰”。石油,这个工业社会的血液,竟然有一天会变得如此“廉价”,廉价到没人要,真的是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油价又涨了的时候,不妨回想一下,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它可是连“倒贴钱”都送不出去的货,是不是瞬间感觉好多了?
话说,如果真能倒贴钱拿油,那我的车是不是就能一直开下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