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估值(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百度百科)

2022-12-17 0:29:42 基金 ketldu

中证5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哪个更适合投资?创业板指数更赚钱吗?

;     在A股市场上,代表大盘的是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代表中小盘的是中证5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如果是想投资宽基指数基金,从分散投资的角度考度考虑,想要达到均衡的效果,可以从代表大盘和代表小盘的指数中各选一只。

      中证5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都是中小盘的代表指数,那一只指数会更好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种指数的编制方法,来对比下两个指数的成分股,也就是这两只指数都包含什么样的股票:

      中证500指数:中证500指数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以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5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的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创业板指数:在所有通过创业板上市的股票中,选取市值和流通排名前100的股票组成创业板指数。

      中证500指数的的500只股票中,前三大权重分别是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占比接近60%。行业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与沪深300指数相比,中证500更能代表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

      虽然中证500指数的代表的可能不是A股的顶尖级别的企业,但是,可能是最有潜力的企业。

      而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当中,与中证500指数的成分股有一定的重合率,有30来只是重复的。在行业的分布上,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更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上的分布。这两个板块占比相对会比较高。

      与中证500相比,创业板指数中的新兴科技企业占比更高。

      虽然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都是中小盘股的代表,但是由于两者覆盖的股票数量和股票范围不同,导致这两组成分股的市值也有比较大的差异,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大约在170亿元左右,创业板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值在310亿元左右,远远高于中证500指数。

      中证500指数的估值一直处于低估区域,市盈率是26倍左右,估值百分位在15%的位置。创业板指数市盈率是58倍,估值百分位接近75%。

      还有一个值得对比的指标就是净资产回报率,中证500指数的净资产回报率左右,创业板指数的净资产回报率在左右,净资产回报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更强。

      但是,创业板由于行业的分布更加集中,在收益更高的同时风险系数也会更高。中证500指数由于行业比较分散,所以,整体的波动率会更低。防守性能相比于创业板会更好一些。

      对于风险偏好比较稳健,相对保守的投资来说,估值很低,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的中证500指数更稳妥。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风格比较激进的投资者,选择创业板指数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入。

      以上就是关于中证5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对比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估值(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百度百科) 第1张

中证500指数什么意思?中证500指数估值和投资价值

;     中证500是A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规模指数,代表了“中小盘成长”市值风格。

      中证500选择了A股市场上剔除沪深300成分股之后、规模最大的500只股票组成了指数。

      中证500的投资价值是肉眼可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上,中证500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跑赢的时期,基本上对应着中证500指数净利润增速高于沪深300指数。因此,当前中证500指数盈利增速的相对优势,依旧可能支撑中证500相对沪深300指数走出超额收益。

      宏观经济上行周期中,经济景气的时候,中证500指数更易跑赢沪深300指数。主要是因为中证500持有的是一批“新兴行业龙头公司”,这些龙头公司,成长最快、弹性最高的时期正是作为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时候。未来中证500指数会不断的孕育一批新兴行业的真龙头。

中证500从成立到现在最高点达到多少?

近几年,国内主要指数表现最差的就是中证500,从它目前的估值也能看到,是唯一一个在中位数以下的指数,2019年初的时候还跌破了历史估值最低值。很多人觉得中证500比较鸡肋,论价值比不上沪深300,论成长性又比不上创业板,但不配置吧,又缺失了一部分。这次就来看看中证500的内心,也聊聊它的未来。

中证500指数跟沪深300一样,也是是横跨沪深两市的中小盘股票的代表性指数,但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将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其它的选股方式、权重和调整方式与沪深300类似;两者的成分股完全不重合,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证500的成分股市值小。现在市场的股票有4000多只了,所以看中证500比较中庸了,但当年股票数不到两千的时候,它也是顶着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帽子闪亮登场的,只是后来创业板的推出,使它没落了。

从中证500的行业构成来看,也是三大块,主要权重板块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化工、传媒行业,它们就占了45.2%。但它的分布要比沪深300更均衡,第二大块覆盖的行业更多,与第一大块的比重差异也相对较小,所以它对行业的偏离程度没那么严重,金融股对它的影响也较小。

再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二大块主要由周期行业和传统行业构成,相互之间的比重差异也不大;这就导致了它涨幅不及创业板、沪深300的情况,因为即使某个行业大涨,对它的带动也就较小;但相应的某个行业大跌,也会让它回撤较小。比如近期的医药生物,就让创业板很受伤,中证500反而要好些;有色金属走势较强,中证500的表现就弱于沪深300。

从中证500目前的估值看,还在历史中位数50%以下;其中在2019年初,它的市盈率曾经达到历史最小值,这一年半以来,随着中证500震荡上行,它的估值有所修复,但仍然是各指数中估值最低的。有人看到中证500估值最低,就觉得最好,未来的涨幅空间更大;老孟这里提醒一点,估值最低并不代表未来的上涨就最好、空间最大,而是要细分原因。

现在中证500的问题就出在之前涨的太好了。2007年推出中证500,然后波动两年后,从2008年底的1400多点,最高涨到了2015年的11000多点,差不多十年涨了9倍,这就一下子将未来多年的业绩给释放了。投资上就是这样,前十年涨的太好,未来十年就容易表现比较差,这就是均值回归;所以近5年,沪深300涨了46%,创业板涨了32%,中证500却跌了3%。

大消费类的基金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消费行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消费股也被视为最有可能穿越牛熊周期、并取得长期稳定收益的理想选择。

今天小编再跟大家聊聊投资新亮点——消费行业基金。

消费行业的特点

消费行业细分来看包括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农林牧渔、商业贸易、休闲服务、轻工制造和汽车行业等。

归集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

必要消费——食品饮料等日常生活的必须消费;

可选消费——家电旅游等日常生活的可选消费。

其中,必要消费种类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最小,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

正在向以服务产品为主的第三次消费升级迈进,这类多样化的新消费方式的升级就是所谓的大消费。

近年中高端白酒、定制家居、新能源车等细分领域的增速都非常高,涌现出很多业绩表现优异的股票。同时居民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未来消费行业将会不断涌现出好的投资机会。

大消费类基金如何布局

估值,依然是投资基金很好的一个参考。

中证消费指数一直以来估值都不算低,也证明了这个主题板块的抗跌性。从较长的投资周期来看,消费板块是属于长牛板块的。

随着新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需求的变迁,以及互联网的革新、商业模式的重构,下一个新的“消费长牛”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长期持有,所以具备稳定增长内在属性的消费板块有望凭借其“能涨抗跌”的特质成为接下来行情中的不错机会。

对于已经持仓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而对于想布局消费行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新的消费基金买入。

有比消费红利更牛的指数吗

消费里的牛股就数不胜数了,贵州茅台、海天酱油、格力电器、伊利股份、双汇发展……

总之一句话,消费行业很牛,老K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研究下消费主题指数以及相关基金,看看谁是“消费指数之王”!

由于消费行业涉及的面很广,在几个专业的知名机构编制的行业分类里面都是没有消费行业的。

大消费是由很多行业构成的,但是基本可以分为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两类。

主要消费,又叫必选消费,是满足咱们人类活动最基本需求所不可或缺的消费。

通过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吃的、喝的是必不可少的,那像食品饮料、农林牧渔行业就属于主要消费。

而电影、酒店、餐饮、旅游、家电等这些憋在家里,暂时都可以不需要的,就是属于可选消费。

如下图所示,大家有个大致的概念就行。

今天我们来梳理下,消费行业的指数,以及相关指数基金。

老K仔细的找了下,消费相关指数差不多有13只。具体概况如下图:

大部分都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只包含主要消费的指数有消费红利、全指消费、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上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

只包含可选消费指数的有可选红利、全指可选、中证可选消费指数。

其他的几只都是综合性质的,中证消费50指数,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剔除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传媒子行业)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

也就是说消费50和消费龙头的差别只是消费50里剔除了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以及传媒子行业。

中证智能消费主题指数,扩展了行业的边界,除了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之外,还将电信业务、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行业纳入了样本选择空间,不过只选与智能消费相关的公司。

消费服务指数涉及的行业更广,食品饮料、服装、文教体育、医药生物、金融保险、文化传播以及家庭用品等消费服务领域都被纳入了选样空间。

国证中金消费龙头指数,涉及主要消费、可选消费、医药生物、信息技术等行业。

消费80除了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外,还加入了医药卫生类公司,这些公司还必须都是沪市的。

看完这些指数的概况后,老K本能的想剔除掉一些消费基因不纯的指数,但是考虑到前后逻辑的一致性,就先不删。

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数的阶段涨跌幅情况: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仅仅和可选消费相关的中证可选消费指数、全指可选、可选消费红利指数在各个阶段的表现都很差。

仅和主要消费挂钩的指数则表现的很强势,其中表现最优的要属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了。

两者兼顾甚至于辐射到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等行业的大消费指数里:

消费50因为剔除了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传媒,更偏向主要消费,所以表现比消费龙头更好些。

中证智能消费就比较特殊了,这只消费指数54.28%的权重是信息技术,28.88%的权重是可选消费。

所以这只消费指数是只高科技消费指数,涨跌要看科技成长行业的表现,和传统的消费离得有点远。

这从这只指数的十大权重也能看出来,十大权重里面立讯精密、海康威视、中兴通讯、京东方A可都是科技龙头。

行业分布就更分散了,还加入了金融地产,以下是该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主要消费+可选消费行业所占权重只有30%多。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消费服务指数的消费基因其实比较少。

国证中金消费龙头指数,也叫消费100指数,这只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如下图:

可选消费+主要消费的权重也不到50%,而且信息技术是第一大权重行业,所以消费100这只指数也是偏向科技成长的消费指数。

上证消费80指数,只在沪市选取样本,而且其行业权重中有超过30%的权重是医药卫生行业。

可以说是沪市的两大长牛行业,消费和医药的联合体了。

不过,没有把深市的相关公司纳入样本,导致这只指数的空间限制较大。

从收益也可以看出来,消费80把深市的消费大牛股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都排除在外,其各阶段业绩也显得很一般。

以上,全部梳理下来,大家觉得哪些消费指数是值得长期跟踪的呢?

别急着下决定,这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以及看好的方向来选,看好科技消费可能中证智能消费就是你的菜。

但是从业绩看,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上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全指消费、消费50、消费龙头、中证主要消费红利这6只目前优势比较大。

真要选个最强的,从业绩来看,应该要属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了,但是这个又把可选消费完全剔除了,不是真正的大消费。

如果你想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都布局的话,可以消费50和消费龙头,而且没有剔除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及传媒的中证消费龙头可能更满足你的投资需求。

买什么不是问题,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才是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对于指数来说,看估值来做投资决策还是比较靠谱的,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数目前的估值情况。

主要消费里面的食品饮料、白酒等涨了好几年,相关的指数估值看下来,其实都不便宜了。

但是消费行业的增长是很稳定的,特别是主要消费和消费龙头,不在意短期的涨跌,可以放心持有。

如果不喜欢追高,你可以选相对低估的指数潜伏。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数相关的基金有哪些

在这么多指数里面,老K觉得与大消费贴合度最高的是中证消费龙头指数、中证消费50指数次之。

而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则是最能穿越周期的长牛指数!

所以大家关注消费指数的时候,基本上盯着这三个就行。

基金方面,消费50ETF、华宝中证消费龙头指数、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等都可以关注。

当然还有一些消费子行业的指数基金,像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国泰国证食品饮料指数基金等,但是这些子行业对择时能力的要求更高。

中证全指是什么意思

1、中证全指从中国A股市场的所有股票中抽取所有样本股票形成的股票市场指数。 该指数综合反映了A股市场全流通股票的股价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近期股市整体走势的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工具。从特征指数来看,主要消费价格指数、深证环保产业指数、深证60指数和中证白酒指数均处于较高的历史价值。

1、目前,中证全指近五年估值水平处于53%分位数,A股整体估值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在风格指数中,增长指数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分位数为 77%)。相比之下,价值指数的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家证券的价值在4%的分位数。

2、从广义指标来看,均指消费,均指公用,均指可选。在更高的估值水平上,分位数分别为***、93%和79%;沪深300、中证1000和中证500均低于历史50%分位数。在行业估值方面,均指消费的市盈率估值水平近五年仍处于高位,分位数为***,均指公开估值分位数为94%,均指可选81%的估值分位数,均指66%的行业估值分位数,医药、信息、物资、金融、电信、能源等的估值分位数均低于50%。

3、从特征指数来看,主要消费价格指数、深证环保产业指数、深证60指数和中证白酒指数均处于较高的历史价值。均处于80%以上的较高估值水平,需注意估值调整风险。本期沪股红利指数、沪深300红利指数、中证银行指数、沪股红利低波指数、沪深300价值指数、中证半导体芯片、中证科技领先指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中证5G通讯主题指数、中证传媒指数、中证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中证养老产业指数 上证社会责任指数、***金融50指数估值低于历史中值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