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行情特斯拉股价今天多少(美股特斯拉昨天收盘价)

2022-12-17 6:35:25 基金 ketldu

上周末发酵什么影响股市

1、第一个消息:万万没想到,欧洲人都开始抢“光腿神器”了

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叠加寒冬将至,来自我国的过冬八件套正远销欧洲。秋衣秋裤、光腿神器、法兰绒睡衣、热水袋、暖手宝、取暖器、电热毯和高领毛衣等我国制过冬产品正被欧洲消费者“买爆”。

个人观点:自从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后,取暖小家电与太阳能、储能以及低耗能的电热毯等商品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这次光腿神器的走红主要是保暖又符合审美价格也低廉,对于临近冬季的欧洲可谓是雪中送炭,能源危机带动了许多国内取暖设备生产商,彩虹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欧美光腿神器的走红也希望能在下周让纺织板块有所表现。

2、第二个消息:科创板三季报预增潮来了!泛能源赛道成增长主力 光伏板块增速抢眼。

统计显示,已有37家预告了前三季度业绩情况,26家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

个人观点:今年伴随硅料新增产能释放,行业景气度有望大超市场预期。作为市场最靓的仔,市场前景不言而喻,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这次业报的的披露会给正在反弹阶段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但未来的上涨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当前的位置市场可能还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底过程。

3、第三个消息:美股重挫!纳指大跌3% 特斯拉创15个月新低 发生了什么?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未能延续周四涨势。道指跌1.34%,标普500指数跌2.37%,纳指跌3.08%。

个人观点:这次特斯拉股价创2021年6月以来新低,是由于技术问题,已经暂停了在德国柏林郊外格林海德工厂的电池生产计划导致。美股重挫,一般是影响大A的开盘走势,并不能主导全天的走势,加上周末大会的召开,就不会让股市有什么大的波动,会有神秘资金维稳的,所以这次根本不必慌张。

美股行情特斯拉股价今天多少(美股特斯拉昨天收盘价) 第1张

比亚迪的头枕是哪家生产的啊

汽车属于内需消费产业,因此不用担心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唯一的担忧是,短期通胀对利润的侵蚀。

但今年的环境下,又有哪个行业是无风险的呢,相对来说,这是目前利好条件较多的板块了。

短期来看,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市场压制情绪消失,这是利好一。

中期来看,本周高层推出汽车购置税减免的大礼包,可望带动销量增长,这是利好二。

长期来看,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是利好三。

重点关注一下这次的汽车大礼包。

5月23日,国常会决定,实施6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

其中市场的关注重点,在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历史上看,有过三次在经济危机时候推出的购置税减免政策,效果都很好。

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主要政策为给予一次性购买补贴、补贴旧车换新、以购置税优惠/交强险优惠等鼓励汽车销售等。

接下来的一年,乘用车销量强劲增长;

2009年3月政策推出至年底,整车/零部件板块行情涨幅分别为+211%/+122%。

第二次是2015年,股市+房地产双杀背景下,主要政策为1.6L及以下汽车购置税减免优惠。

从当年的第四季度开始,乘用车销量强劲反弹,当季销量同比+18.6%,2016Q3增速最高达27.7%。

2015年9月政策推出至年底,整车/零部件板块行情涨幅分别为+22%/+36%。

第三次就是最近的2020年,疫情突发背景下,主要政策为旧车报废换新补贴;新能源购车补贴以及购置税减免优惠延长等。

2020年4月政策推出至年底,整车/零部件板块行情涨幅分别为+223%/+134%。

毫无疑问,这次购置税减免对汽车板块的拉动作用,也将类似。

按照券商的测算,实际效果大约为:

单车减免6600元,预计拉动2022年销量100-120万辆,拉动约4-5个百分点增长。

当然,因为新能源车本身是没有购置税的,所以这次减免主要的受益将是传统车板块。

重点利好: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

2

虽然这次的政策,主要受益是传统燃油车,但我们仔细想想:

1)碳中和大背景下,国家会只救传统燃油车,任由传统车挤占新能源车的份额?

所以,后续很有可能再推出新的政策,对新能源车进行鼓励。

比如2022年将结束的新能源车购车补贴,会不会延长呢?

2)长期来看,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担当了主力角色,押注大趋势无疑更重要。

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产业链。

君临一直是比亚迪的铁杆支持者,早在2020年5月,疫情刚刚结束的5月初,我们就写过一篇《全球最大口罩出口商是谁?你肯定猜不到!》。

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结论很清晰:

“比亚迪是能对标华为的存在。”

“同样的技术基因,同样有格局的领导人,以及同样的危机意识。”

从那时候开始到今天,比亚迪业绩一飞冲天,股价涨了5倍,基本上兑现了当初的判断。

今天再来看比亚迪,在新能源车行业已经拉开了跟其它对手的差距,形成稳固的一超多强格局。

4月份,比亚迪的销量份额达到33.4%,五菱凭借低价拿到10%的份额,其余的全部低于5%,蔚小理都只有2-3%的份额。

两年前,谁能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那么,这两年,比亚迪又是怎么一步步超越对手,实现弯道超车的呢?

对比近两年火爆的特斯拉和蔚小理,我们能清晰的感知到,比亚迪的“底蕴”。

早在20年前,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就看到了新能源车的未来,于是all in二十年,打造了一个体系完整的产品线和营销网。

这里面,能看到比亚迪的长期主义。

因此,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比亚迪能够始终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2018-2019年的汽车寒冬期,比亚迪能够依靠燃油车+纯电车+混动车+商用大巴,多条腿走路;

在2020年的疫情时刻,比亚迪能够迅速转产口罩,获取现金流。

——就是这种强大生存能力的表现。

也正因此,当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出台,需求复苏的时候,比亚迪能够紧跟特斯拉和蔚小理,逐步起势。

不过在那时候,比亚迪的风头,还不上特斯拉们。

主要原因是,比亚迪的车型设计一向比较“土”,山寨味浓厚,营销也不给力,因此长期只能在低端车市场厮混。

比亚迪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在2016年重金请来奥迪的设计总监艾格,补齐这最后一块短板。

艾格给比亚迪带来的最有价值的设计是“Dragon Face家族设计”,以龙的形象进行演化,抓住了当下国潮兴起的审美趋势。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秦、宋、唐、汉四大车型陆续改型换代,中高端销量占比不断提升,两者的差距开始缩小。

在技术上,比亚迪推出的DM-i技术也深受好评,DM-i是一套混动综合系统,能够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km以上,油耗也低于同级别对手。

这款技术对面向内陆下沉市场的秦系列拉动效果最明显,2021年12月秦PLUS DM-i销量达2.59万辆,较2021年4月劲增620%,杀进了A级轿车销量榜前十。

汉在高端车市场的突破,对品牌的意义最为重大。

比亚迪汉的售价区间位于21-33万元,这是首款定位于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

销量上,2020年7月发售,早期每月只能卖5000辆左右,2021年逐步攀升到8000以上的月销量,2021年11月之后基本稳定在12000辆以上。

汉有两大卖点:

1)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与能量密度,其中四驱高性能版汉EV的百公里加速达到了3.9s。

2)智能化方面,率先搭载DiLink3.0智能网联,同时配备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智能化产品。

可以说,这是一辆直接抢特斯拉、蔚小理蛋糕的重点车型。

2021年11月,比亚迪进一步扩大产品线,发布“海洋网”,相比于王朝系列的偏商务风格,海洋网定位更年轻化、运动风。

首款车型海豚,2022年3月销量已经破万。

接下来,纯电车型“海豹”、“海鸥”、“海狮”,以及混动车型驱逐舰07、巡洋舰05/07(SUV)、登陆舰(MPV)等,都会在2022年陆续上市。

3

如果说,2021年的比亚迪还只是在势头上拉近了和特斯拉们的差距;

2022年,则是比亚迪真正让人刮目相看,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年。

2022年上半年,疫情超预期的扩散,整个汽车产业链都陷入了停工停产的危机中。

今年4月我国乘用车销量104.4万辆,同比下滑35%,环比下滑34%。5月1-1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1%。

受打击最深的,无疑是特斯拉和外资车企、蔚小理。

前者,主要是受制于吉林、上海两个重灾区,刚好是他们的生产基地,天降横祸。

后者,主要是受制于根基浅,被外资供应链祸害了。

但比亚迪的两大杀手锏:分散化的生产基地+垂直产业链,让他成功扛过了这波冲击。

比亚迪目前在全国拥有九大生产基地,分散在深圳、惠州、西安、西宁、贵阳、重庆、长沙、济南、安徽蚌埠等地。

如此分散,才能保证东方不亮西方亮。

比亚迪的垂直产业链也享有盛名,平时不觉得,行业动荡的时候才凸显其价值。

像比亚迪的电池,目前装机量国内市占率第二,当全行业缺货涨价的时候,比亚迪可以优先保证自家的需求。

比亚迪电池的生产基地更是有17个,包括青海西宁(24GWh)、惠州(2GWh)、深圳坪山(14GWh)、重庆璧山(45GWh)、西安高新(50GWh)、长沙宁乡(20GWh)、贵州贵阳(20GWh)和安徽蚌埠(20GWh)等地。

比亚迪半导体的车规级IGBT,在2021年芯片缺货大潮下,同样独领风骚。

比亚迪旗下还有多家零部件公司,几乎包揽了整车需要的各种关键零部件,在这轮疫情停产期内保障了比亚迪的产能基本不受影响

比亚迪宋pro的电池谁给他代工

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和宁德时代作为其电池供应商,两者分别负责低、高端车型动力电池,比亚迪回应称:去问小米。而在数日之前,据外媒消息,比亚迪磷酸铁锂电芯已经上线特斯拉柏林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值得注意的是,在比亚迪之前,宁德时代是特斯拉唯一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

实际上,自从比亚迪刀片电池问世以来,供货特斯拉的传闻就已多次见诸报端。今年6月,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接受CGTN采访时也透露,比亚迪准备给特斯拉供应电池。很快,这则消息引来了资本狂欢,比亚迪股价飙至万亿高点。

这一次,随着屡屡发酵的比亚迪供货特斯拉再度被证实,以及与小米的合作已有眉目,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似乎在宁德时代的帝国版图中硬生生划出了一道口子,让宁德时代感受到了一丝丝压力,不过想要撼动宁王宝座,比亚迪可能还得再等等。

弗迪加速起飞?

从这两次的凡尔赛式回应来看,比亚迪显然对合作颇为满意。

早在刀片电池发布时,比亚迪比亚迪就开始着手将零部件业务拆分成了5家弗迪公司,其中一家就是弗迪电池。外界普遍认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举,既有打破比亚迪垂直一体化窠臼的意图,同时也有以杀手锏刀片电池与宁德时代一争高下的考虑。

早在2021年王传福就曾对外透露,“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全行业外供,几乎每一个人们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弗迪电池洽谈合作。

但这句话只说了上半句,从此前的合作情况来看并没有如此乐观。目前只有一汽红旗 E-QM5 全系装上了弗迪的刀片电池,长安的部分纯电车型,金康和北汽两款车型也将采用刀片电池。此外,丰田纯电 SUV bZ4X 国内的量产版预计也将采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甚至整车都交给比亚迪代工。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上述车型的销量并不算高,而且更主流高端的造车新势力并没有哪家选择了比亚迪,如果以此说弗迪电池已经打开局面,显然有点勉强。不过,好消息是蔚来和小米已经与弗迪电池达成了合作意向。据知情人士透露,蔚来和弗迪电池的定点合作在春节前已经敲定,将采用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小米则在近日传出了与比亚迪合作达成的消息。

然而,这些合作多数尚未落地,除了比亚迪自家使用之外,刀片电池还没有真正在动力电池领域站稳脚跟,而这时,特斯拉的订单至为关键。

宁德时代之所以能成为“宁王”,既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更得益于上了特斯拉的快车。在比亚迪之前,打进特斯拉供应链的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只有宁德时代一家,搭乘着特斯拉这艘快车,宁德时代开始声名鹊起,既证明了其产品品质、打响了品牌,同时也让其股价实现跃升。

真正的影响则展现在了业绩上,宁德时代的电池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在国产Model 3上,对应的车型是标准续航版;2021年7月,宁德时代电池搭上了Model Y标准续航版。随着Model Y的销量狂飙,宁德时代的供货量也急速上扬。

据某大型基金的内部人士测算,2021年宁德时代的出货量大约是75 GWh,给特斯拉供货大约14GWh,占比19%;CIC灼识咨询总监柴代旋也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第一大客户的确为特斯拉,2021年国产特斯拉装机量占宁德时代国内装机量的20%左右。

宁德时代财报显示,2021年前5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31.32%,相比2020年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特斯拉的销售额为13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0%,约占其动力电池系统营收的14%。

相比宁德时代的数据,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的外供进度则过于缓慢。据高工锂电统计,2021年,比亚迪电池对外配套企业不多,装机量外供比例仅为5.56%。与特斯拉和小米的牵手,无疑可再度证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强大产品力,同时也能大幅拓宽并加速弗迪电池的外供之路。

毕竟,在王传福的计划里,弗迪系五大子公司都有着更高的目标:“比亚迪市场化1.0的战略,是零部件业务拆分,让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的形式杀出去,去和同行竞争。市场化2.0则是把企业卖出去,让资本市场认可。”

特斯拉的心思

自刀片电池、比亚迪汉、DMi和E平台组合拳打出来之后,比亚迪销量连上台阶,超越特斯拉的呼声从未停止,比亚迪、特斯拉创始人之间曾经互撩狠话的历史也被翻了出来。然而,就是这么一对在国内市场上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公司,竟然成了造车的合作伙伴,特斯拉难道是在“资敌”?

在特斯拉和马斯克眼里,或许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还不能成其为威胁,但刀片电池却绝对有其可取之处。实际上,小米很可能也有着相似的观点。

先来看威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64万辆的成绩超过了特斯拉的56万辆,第一次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销冠”,这对比亚迪而言的确令人振奋,但对特斯拉而言却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比亚迪与特斯拉严格来说并不在同一个赛道上。两者销量的优劣势转换始于去年二季度,从这一季度开始比亚迪快速放量,差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最后在今年二季度实现了反超。

实际上,上述反超之势起于爆款车型秦PLUS DM-i,仅仅交付4个月,该车销量就实现破万。此后,比亚迪宋、唐、元、海豚接棒,纷纷迈入月销过万阵营,宋甚至超过3万辆。在多款车型的助力下,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整体月销量,以每月净增1万辆的速度狂飙。

因此,有不少质疑者认为,比亚迪是借Dmi车型销量才实现对特斯拉的反超,而Dmi实际上就是“披着新能源外衣的燃油车”。如果去掉DMi车型销量呢?数据显示,去掉DMi车型销量之后,比亚迪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35万辆,仅仅略高于特斯拉一季度的31万辆。

而且,就消费群定位而言,比亚迪更多吸引的是性价比群体,满大街跑的比亚迪网约车即是明证。虽然,比亚迪汉车型已经为其打开中高端市场局面,但与特斯拉最低价位车型Model 3相比还是存在差距,因此,品牌力与智能化爬升依然是比亚迪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在特斯拉和观察者眼里,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异性要远远大于相似性,比亚迪起家于电池,向下游延伸至汽车领域,而特斯拉则是成名于自动驾驶,逆流而上开始造车,汽车只是技术的载体,两者恰巧在造车上遭遇。

两大汽车企业的基因本就不同,也就造成了两者截然不同的资本市场表现:即使比亚迪汽车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但其市值却仅有9274.9亿元人民币,而特斯拉则高达9413.29亿美元。而造成如此差距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自动驾驶技术,有华尔街分析机构表示,特斯拉60%的估值来自于软件收等领域,而这恰恰是比亚迪的短板。

因此,两者的竞争关系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强,反而是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订单上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都被产能紧缺所困扰。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的热门车型,以及特斯拉Model 3、Model Y,都要排队提车,特斯拉所有车型的平均提车周期大于4个月,比亚迪的提车排队时间也以月计算,这也就造成了两者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更何况,相对于其他电池供应商,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更为突出。汽车在相同续航里程下,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可让电池包的成本下降30%,进而提高汽车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在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狂涨之时,特斯拉转向比亚迪的合理考虑。

虽然选择二供是多数车企的正常做法,但特斯拉对新的二供比亚迪却也并非毫无芥蒂。根据消息,比亚迪所提供的刀片电池仅出现在其海外市场,而在国内市场,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商依然是宁德时代。

但在国内,比亚迪与特斯拉的竞争变得越来越近也是事实。比如,比亚迪最新推出的海豹,这一被认为是对标Model 3的车型拥有多个第一头衔:首款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车型,首款后驱+四驱架构的车型,首款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架的车型,比亚迪史上风阻系数最低、加速最快的车型。

而且在价格上,该车要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将近8万元,数据显示,5月份海豹预售11天,订单量就已经超过15万辆,对比特斯拉二季度略显拉胯的25.4万辆销量,或许两者有内在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有调查显示,不少特斯拉Model 3的意向客户,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转向海豹。

总的来看,比亚迪进入特斯拉、小米供应商名单,对三者而言都是利大于弊,尤其是比亚迪,既能加速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外供之路,还能为其新能源汽车免费做一次认证和广告。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兴,比如宁德时代。

动力电池加速内卷

毫无疑问,宁德时代必然是不开心的。

早在2020年3月份,比亚迪刀片电池刚发布不久,双方就曾“隔空互怼”,彼时,比亚迪直接以针刺实验叫板宁德时代,而被“挑衅”的宁德时代心有不甘的用三元锂电池进行了反击,然而却两扎两“败”,由此,双方算是在舆论界结下了梁子。

此次比亚迪从宁德时代客户抢到订单,再次让人们对二者之争充满了兴趣。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今年7月份,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宁德时代,以41.9%的份额排名第一,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则为37.37%。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林示认为,比亚迪动力电池的质量总体优于宁德时代。“因为比亚迪的技术路线一直是做磷酸铁锂电池,包括后来研发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是后期发现磷酸铁锂有很大的市场,才开始增加产量的。第二,比亚迪自身造车,在电池技术和造车技术的融合上有近20年的经验。这是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做不到的。”

不过,与特斯拉和小米合作,比亚迪的竞争可能并不会对宁德时代带来直接伤害。

此前,宁德时代作为特斯拉唯一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抢占的是LG新能源和松下的份额,直至现在,在特斯拉的供应体系内,LG和松下依然是高端三元锂电池的供应商,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只是负责供应较为低端的磷酸铁锂电池。

今年4月,特斯拉工程高级副总裁Drew Baglino透露,特斯拉有一半的车辆现在出厂时都配备了磷酸铁锂电池。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7月,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发布会上的表态是,特斯拉未来将会逐步转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方案,三分之二的特斯拉汽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也就是说,在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早已签订4年供货协议的情况下,比亚迪刀片电池几乎可以肯定是挤掉了LG新能源和松下的份额,宁德时代除了在舆论层面感到紧张外,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反而是特斯拉增加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会继续为宁德时代带来一定的增量。

不过,从长期来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之间的电池战争必然会再度爆发。

两者的隔空互怼不久后,由于刀片电池的成功,王传福曾不无自豪地称,比亚迪靠一己之力将磷酸铁锂电池拉回了主流市场。实际上,能够让比亚迪和磷酸铁锂电池重回主流的,除了出色的安全性之外,性价比因素也居功至伟。彼时,为了抢夺用户,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曾以低价开路,但随后而来的原材料价格大涨,暂时掩盖了刚刚开始的价格战,也让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更加凸显。

但推迟并不是停止,目前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30%,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增速可能阶段性放缓。到那时,动力电池玩家们的竞争将真正展开,价格战想必也将重新开启。

另一方面,相对于比亚迪完全“梭哈”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不仅在这一领域同样实力不俗,而且在三元电池上的优势更为突出,比如蔚来、小鹏、阿维塔等等造车选手,都选择了相对高端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作为一供,这让宁德时代在与比亚迪的竞争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需要警惕的是,在三元锂电池赛道上,宁德时代也同样面临着性价比友商的威胁,比如中创新航,这一老对手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宁德时代、位列第二的第三方动力电池供货商,而且进步神速。为阻止其上市和过快成长,从2021年开始,宁德时代不惜祭出知识产权大旗,向其索赔超过6亿元,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造富神话,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竞争,在宁德时代的绝对实力面前,各厂家往往以性价比作为突破市场的首选武器。浙商证券预测,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2025年产能预计可达140GWh、200GWh、300GWh、100GWh、500GWh,这还没算上宁德时代、比亚迪和蜂巢能源等。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认为,两三年后碳酸锂等原材料有可能恢复完全的供需平衡,但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电池出货量预计会达到1200GWh,“产能会大幅过剩”。

届时,究竟谁能在存量市场的内卷中获胜?这取决于当下的客户积累,也同样考验着宁德时代、比亚迪们的技术力与产品力。不过,能够在内卷中幸存的玩家们,相信也将有实力开拓出更为广阔的世界级市场。

特斯拉会收购广汇汽车吗?

特斯拉可以收购广汇汽车但是要开股东大会的。特斯拉是上市公司,广汇汽车也是上市公司,是可以收购的。特斯拉美股上市公司现价175美元总值,5496亿美元。广汇汽车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价二块二毛六,总值183亿人民币。特斯拉如果要收购广汇汽车,要经过中美两国的相关部门和证监会批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