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锤炼下,该公司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运寻
新能源 汽车 作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的产业赛道,一直为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看重。自2020年3月末起,A股新能源车指数(399417.SZ)逐级攀升,一举从1763.28点大幅上涨至2021年1月27日的3860.75点,增幅达119%。
产业链上诸多公司同期股价也大幅走高,如比亚迪(002549.SZ)、长城 汽车 (601633.SH)期内股价上涨超三倍,江淮 汽车 (600418.SH)、长安 汽车 (000625.SZ)、北汽蓝谷(600733.SH)等整车制造企业股价涨幅亦接近翻番。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将在2021年全球电动化同频共振的背景下,跟随产业链进入新一轮成长。
然而,正如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所言,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创新思路、持续推动。而这正暗合北汽蓝谷目前的发展阶段。
2021年1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亿元至-67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方面表示,2020年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叠加补贴持续退坡,加重了公司的业绩压力。面对消费升级,公司提早规划、主动应对,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新产品,并加大对私市场营销力度,市场转换短期带来公司业绩下滑。同时,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支出,导致2020年研发费用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又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作为一家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企业,亏损已在意料之中。
上述一系列运作,在帮助北汽蓝谷整合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促进成本端的降低并提升该公司的竞争力,这无疑为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行业政策利好 研发成果显著
近期,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 历史 新高。
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 汽车 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亦提出,电动化是 汽车 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在种种技术突破的助推下,新能源 汽车 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以电池应用为例,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北汽新能源50kWh级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180Wh/kg以上,已经实现能量密度提升***。2020年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ARCFOX极狐αT正式上市,其电池系统最大容量为93.6kW·h,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194Wh/kg,NEDC综合工况续航达到653km,彻底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应对冬季续航的问题上,北汽新能源也跑在行业前列。2020年1月,北汽新能源成功完成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关键技术验证工作,让我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无疑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加快推广普及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尽管现阶段面临经营挑战,但该公司仍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投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
事实上,北汽蓝谷的研发成果已经开始“走出去”。
2021年1月13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拟就其基于BE21纯电动 汽车 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E/E架构知识产权。据悉,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为1.92亿人民币。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知识产权技术许可,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电动 汽车 相关技术得到了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认可。这也有助于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推进,利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共享及深化发展。
牵手行业巨头 转型中急流勇进
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互相联动、共同发展。而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也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对于处在急速转型中的该公司来说,业绩压力不容忽视。
2016年北汽蓝谷就已坚定不移地走上高端化发展路径,虽然要经历战略升级、产品迭代的痛苦蜕变,但急流中勇进,北汽蓝谷已与麦格纳、华为、宁德时代等建立深度合作,为公司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支撑。
为了对标国际一线标准、打造世界级的电动车平台,北汽蓝谷选择麦格纳,成立了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
该基地是麦格纳在全球布局的第二个工厂,基于北汽镇江工厂升级改造而成。基地全面导入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可通过标准化流程及目标管理,将欧洲百年制造核心工艺与管理技术进行***复制,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产品的世界级品质。
整车制造牵手麦格纳之外,软件方面,北汽蓝谷亦与华为合作,深度 探索 自动驾驶领域。在电池技术方面,北汽蓝谷则与宁德时代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围绕行业痛点打造高性能高安全动力电池产品。
上述一系列运作,除了可以帮助北汽蓝谷实现产业链整合外,也可助力公司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持续贯彻落实“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目标的北汽蓝谷,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ARCFOX极狐,自“出生”就已自带光环。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前述提到的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已于2020年10月底正式上市,目前正处交付后销量爬升阶段。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首个商业5G技术架构—IMC架构,拥有653公里超长续航、4.6秒百公里加速、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以及华为5G 科技 互联等配置。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表示,“伴随着ARCFOX等新产品陆续投放,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会有所回升。而在2021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又一款新车ARCFOX αS即将上市,两个产品先后推出可有效衔接拉高销量。”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前处于企业战略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重构核心业务为的是谋求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的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的锤炼下,北汽蓝谷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向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企业迈进。
为帮助 汽车 品牌找到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评价标准,巨量引擎联合水滴 汽车 APP,共同打造《中国 汽车 品牌知识社区》,基于巨量引擎数据平台的数据洞察能力,推出中国 汽车 品牌舆情分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 汽车 市场的生产经营正逐渐恢复。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42.2万辆143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1—3月,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新能源领域的产销表现也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3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1.6%和301.3%,同比下降56.9%和53.3%。1—3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
事实上,2019年,由于受整体车市下行、新能源补贴加速退坡、限行限购红利消退、国五国六切换与燃油车降价促销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今年,由于疫情“黑天鹅”对 汽车 产业影响较大,为了防止新能源车产销出现较大结构性滑坡,国家已经发布相关政策,对免征购置税和购置补贴政策进行适度延长,这将有望实现 汽车 产业在转换期内产销的平稳过度,缓解新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政策发布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2019全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5.06万辆,连续第七年斩获纯电动 汽车 市场销量第一。今年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3月销量为5,992辆,同比下降66.13%;1—3月销量为9,000辆,同比下降64.10%。这与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强势表现差距明显。
根据北汽蓝谷最新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度,北汽蓝谷营收235.89亿元,经追溯调整后较上个报告期增长30.39%;净利润9201万元,经追溯调整后同比增长25.54%。可以说,在新能源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北汽蓝谷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销量持平上一年,营收大幅增长三成。
这得益于北汽新能源高举高打的策略。去年,北汽新能源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出“爆款明星”——新一代高品质车型EU系列,2019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1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年度单品销量冠军,也是国内唯一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的新能源车型。其中搭载“达尔文系统”的EU5全年销售9万多辆,占全年销量比例59.8%。
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A级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到80%,与上年同比提高了64%;已售产品均价超过12万元,同比增长超过50%,“产品向上”成效显著。
在3月的中国 汽车 品牌知识社区舆情月报中,北汽新能源新晋入围中国 汽车 品牌影响力指数榜TOP20,排名第20。这说明,随着高品质车型得到市场认可,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影响力也在同步跃升。
2019年是北汽新能源成立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北汽新能源已从最初行业先行者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同时,凭借战略定力保持,坚持技术创新,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北汽蓝谷营收得以增速提升,品牌销量和影响力也持续向好。
面向未来十年,北汽新能源将立足中国市场现状及自身资源,勾画出全新蓝图,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今年1月,北汽新能源发布了“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十年。北汽新能源将坚持打造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引擎,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同时注重聚合高端资源,加速升级供应链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在政策利好的推进下,北汽新能源将会在推动产业政策完善、带动产业链成长、拓展新能源 汽车 消费市场等方面,继续发挥先行者和主力军作用,助力新能源产业向好发展。
文/李丽萍
宁德时代入股北汽蓝谷,新能源电池依旧强势,未来或将再创新高
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宁德时代的情况,宁德时代由于受到获配北汽蓝谷3亿定增以及周五新能源电池板块比较强势,所以说宁德时代非常强势。
1、北汽蓝谷股票有潜力,北汽蓝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05日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数据处理;零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电信业务等。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ARCFOX极狐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共同为ARCFOX极狐汽车用户提供高效和优质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的纯电动车企,连续第五年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
2、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汽车圈内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锂电池供应商等沾上“新能源”三个字的上市企业在2020年几乎都度过了一段股价疯涨的日子,但在2021年以后,新能源概念虽仍有热度,但却远没有去年的影响力。不过,从近期汽车板块的表现来看,智能网联概念似乎有意接替新能源概念,成为汽车板块股价上升的新推手。华为已经与北汽、广汽、长安三家车企进行了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与车企打造子品牌。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