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国际原油价格(2018年12月国际油价)

2023-01-14 1:12:42 基金 ketldu

如果国际原油再涨到147美元一桶的话,国内油价将达到多少?

国际油价再次迎来大涨。创下2018年11月以来新高,美原油的涨幅同样超过9%,最高接近77美元/桶,逼近6年多来的高点。尽管如此,油价的上涨之路或许还并没有结束。

国内成品油已经历经20次调价窗口,其中14次上调,3次下调,3次搁浅。汽油总计上调了1700元/吨,折算为1.23元/升;柴油总计上调了1635元/吨。按照此涨幅计算,目前加满一箱50升汽油已经比年初要至少多花66.5元,油价已经刷下今年新高!

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而在40-130美元之间,则按照国际原油的变动价格来调整。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开采原油但还不太够,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故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跌的影响。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国的生产量远远不足,有些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原油,完全依赖进口。

全球最大的独立石油交易商表示,OPEC+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动油价上涨。而另一家机构也表示,未来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或再次涨到100美元/桶。目前华尔街的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内原油的牛市行情将重现。

天然气价格大涨,促使人们转而用原油来代替天然气作为燃料,这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可能增加100万—200万桶/日。其次,就是由于北半球的天气开始转凉,对能源需求会增加,寒冷的冬季会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增加50万桶/日。

虽然我国也开采原油,但远远不够供给,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所以国内油价会跟着国际油价而变动。但同时,国内油价还设置了40美元一桶的地板价格和130美元一桶的天花板价格。

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全球开启了货币放水模式(比如美国),仅在2020年就全球货币的流动性就增加了百万亿规模。这部分货币流动性进入能源材料市场,使得原油等能源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原油期货和价格指数不断突破新高。

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去年油价大跌,那个时候这些产油国们亏了不少(其实应该用少赚了不少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低)。

从石油需求端来看,经济复苏和流动性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但石油市场的供应一直跟不上需求速度,带来了石油消费需求的修复性增长,价格开始上涨。综合所有原因,石油等全球原材料大涨背后根本原因是限产和供应链危机引发的供需失衡,而直接原因是全球通胀的加剧。

2018年11月国际原油价格(2018年12月国际油价) 第1张

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上涨?

国内油价迎来开年“四连涨”。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以及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0元和260元。在此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上调三次,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四次上调。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油价上调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国际油价触底反弹。未来,如果油价冲高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随之调整。总体上看,近期油价调整对消费和民生影响并不大。

国际油价变动是主因

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变动超过一定幅度便会带来国内油价的调整。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原油期货价格在2018年12月底触及42.36美元/桶的阶段性低点后,便开始一波反弹,截至目前已经上涨超过3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今年以来国内油价的“四连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规定,国际油价10个工作日内单向波动超过4%就要进行相应调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国际油价42.36美元其实是处于一个相对低位,国际油价在从75美元附近跌至这一位置后,市场自身也有着内在反弹需要。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表示,影响国际油价涨跌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政治、经济等在内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也可能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此次油价上涨受众多因素影响,也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民生影响相对有限

具体到生活中,本次油价上调后,折合每升89号汽油涨价0.20元、92号汽油涨价0.21元、95号汽油涨价0.22元,0号柴油则涨价0.22元。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说,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至8升的车型计算,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费用增加16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燃油费用则增加88元左右。

专家指出,油价“四连涨”肯定会带来消费者负担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但这对于民生的综合影响仍需要辩证看待。

“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前一阶段低点出现了一定上涨,但也要看到目前国际油价在历史上依然处于基本适中甚至略微偏低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出现明显而强劲的复苏之前,全球原油需求也不会出现太大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交通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作为常用消费能源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居民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也会有所下降。”郭海涛表示。

那么,国内油价是否存在“涨多跌少”呢?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全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4.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升,因此受国际油价影响较大。201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共进行了25次调整,呈现出“13涨11跌1搁浅”的格局。

波动难免但整体稳定

针对未来油价的走势,专家认为,国际油价在多空博弈下有可能宽幅震荡。在不爆发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来自经济运行方面的积极变化可能带动油价继续上行;倘若经济增长逊于预期,抑或贸易 摩擦升温,则会遏制油价上涨。

“长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关键还是要看供求关系。未来几年之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是很难撼动的。油价走势将不会突破现有预期,重回100美元附近的可能性很小。”董秀成预计,预计2019年国际油价仍然将呈震荡的状态,总体上全年的价格水平将与2018年基本持平。

郭海涛表示,油价走势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短期内,世界经济既不可能大幅衰退,也不可能一下子让需求大幅扩张,因此油价很可能在一定区间内宽幅波动。“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能源应用发展迅速。对产油国来说,油价过高会加速替代能源的发展,过低则会影响出口原油所获得的收益,因此过高过低都不利。未来,产油国也将更加精准地调节原油供应节奏,确保油价总体稳定。”郭海涛说。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在零售环节92号汽油也回到7元的区间,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9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 *** 指导价格上下浮动降,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

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发布,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后,价格其实是有降有涨的。在这个过程中, *** 机关要逐步完善有关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主体也要逐步适应价格上下波动的经常性情况。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本次成品油调价前20天,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价格平均价比前期调价基准价大约提高了5%以上。所以,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20天,发展改革委经过观察和研究,决定上调油价。

据了解,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对于一些加油站进行的降价促销,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

发改委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明天成品油价格会暴涨吗

减产协议提振国际油价

达成减产协议的消息公布后,国际油价11月30日应声上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0.47美元,盘中涨幅达到10%;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超过9%,达到每桶49.44美元。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布塔法说,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历史性”的,他预测今年年底油价可能会上升到每桶60美元左右。如果减产决定得到真正实施,2017年的油价将会稳定在一个较为令人满意的区间。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对未来石油市场充满信心。他表示,不管减不减产,在明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国际石油需求将复苏,油价也将稳步回升。

原油价格还会大幅上升

据半岛电视台今天凌晨报道,由于欧佩克日前达成了减产协议,国际原油价格突然大幅上涨, 布伦特原油涨幅为19%,美国原油涨幅为16%。报道称,昨天布伦特原油每桶达到55.3美元,美国原油每桶价格为52.4美元,这是16个月来最高水平。

报道指出,上星期,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从2017年1月开始,日减产120万桶。报道称,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5日发表谈话说,本月10日,欧佩克将在日内瓦与非欧佩克组织的石油生产国举行会议,就石油减产问题达成全面协议。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召开这样的会议。报道评论说,随着产油国的减产,预计国际原油价格还会大幅上升。

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减产协议达成后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但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首先,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不再起到呼风唤雨的决定性作用。其次,俄罗斯等非欧佩克成员国的态度对于未来油价走势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减产协议实施监管有难度。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