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啊,亚马孙雨林作为世界上*的雨林生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森林砍伐,特别是这些巴西人,他们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不断地去雨林中偷伐珍贵的树木,例如,一些金丝楠木,又或者是紫檀木。
旅行中,总有一些令我们惊奇的趣事与我们不期而遇,或自然奇景,或名胜古迹,或古树奇石,前段时间我们在贵州旅行时,好友到远方旅行推荐我们去夜郎谷参观,正当我们还沉浸在80岁的宋老先生倾毕生积蓄、举债数百万,花二十多年时间打造了夜郎谷的壮举时,出门的时候却发现了另一个令我们惊奇之事。
这是一个金丝楠木园,里面的镇馆之宝是一棵世界上*的金丝楠木古树,拥专家评估,有着4300年树龄,然而却在一次雷击中被天火烧死,牌子上写的是,因渡劫失败而被天雷击中。
据金丝楠木的主人瞿先生介绍,这棵巨大的古树原长于贵州铜仁地区的大山之中,2013年遭遇雷劈之后,成为危树,后来办理了合法手续之后才进行了砍伐,然后于2014年4月28日运回贵阳,所花费的费用包括维护费、保护费等,前后用了上千万元。
他说当于买这棵树的时候,几乎倾尽了全部家当,甚至连家里的两套房子都卖掉了,身边的朋友几乎都觉得他在瞎折腾,都不支持他,但他觉得这样的古木应该被保护起来,应该给它一个更好的归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金丝楠木的珍贵和这棵古树的价值。
据了解,金丝楠木是楠木中最稀有且最珍贵的一种,其木质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细软,色泽美观,纹理细腻且多样,有着容易加工,耐久、耐磨性强,而且它还具有耐腐防潮、防蛀虫的性能,早 在春秋时代,乃至东周时期,天子、诸侯、士大夫的墓葬就讲究用金丝楠木作棺材,以追求永存永在,尸体永不腐烂,灵魂永不消逝。所以一直倍受皇家的喜爱。
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金丝楠木更是被皇家所垄断,明洪武年间,大明律即严格规定,金丝楠木为皇家专用,将其定为御用之材,民间擅用即逾制获罪。专门设有置办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朱棣修建紫禁城时,楠木大量用于宫殿的建材或装修中,如紫禁城内的养性斋、毓庆宫,古华轩、绛雪轩等处,多以楠木作为宫殿内部的几腿罩、或用于隔扇门,或用于天花藻井。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将金丝楠木赞誉为天地至美,可以想象金丝楠木的名贵,完全不亚于黄金。
正是因为金丝楠木的珍贵,所以国家对其管控也非常严格,正常情况下是绝不允许采伐的,也只有在这种遭遇雷击成为危树的情况下才允许采伐,而且还需要办理很多手续,好在瞿先生并没有放弃,不仅倾尽了全部身家,而且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终于将手续办理下来。
手续虽然办好了,但是要将如此巨大的金丝楠木从深山中运出来,却并不容易,尽管雷击后烧了几天几夜(虽有消防人员灭火,但大火在扑灭后,晚上又死灰复燃,上图是树心被烧掉的痕迹,里面全都是鱼鳞状的碳化纹),树干被烧掉了大半,仅剩11米长,但将树根等一起挖出后,重量仍然超过了70吨。
老板说,他将会把这棵金丝楠木的树枝、树根做成艺术品、工艺品、家具等进行销售,然后这棵树干会长久保存,作为金丝楠木馆的镇馆之宝供游客参观与欣赏。
在中国古代有着完整的墓葬文化,每个朝代的达官贵族其墓葬规格,也是极具奢华。在2012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五联村,出土了一座南宋丞相墓,其棺材由金丝楠木为材料,重达1500斤。经过估计,仅这具棺材的材料,在现在价值就高达2亿元。
传言村子有丞相墓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有一个村子叫史门村,里面住的村户大多姓史。相传他们的祖辈与南宋丞相史嵩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传言,史嵩之的墓就在村子不远处。
史家村的村民很坚信这个传闻是真实的,因为在村子不远处就有一座 “南宋石刻雕像”,上面有着文臣武将和马匹羊的浮雕,一般只有在古代将王的墓地附近,才会有如此的布置。而且在史家人的族谱中也可以发现,他们的祖先曾被指派到为史嵩之的守墓人,经过一代代地驻守,最后在当地形成了村落,这就是史家村的来历。
而史嵩之作为南宋丞相,为官期间就对自己死后的墓地开始筹划。在历史上他为南宋做过不少功绩,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在官场和社会都有着不少的仇家。所以史嵩之害怕自己死后会遭人报复,于是在浙江余姚、鄞州等多地都造有墓穴,只有一处才是他真正的安葬之所,其余的都是掩人耳目。所以人们很难判断,史家村究竟是不是真正埋葬史嵩之的地方。
车厩中发现史嵩之墓
不过随后就有人在当地,发现了史嵩之夫人之墓。2011年的12月,当地村民在挖地时发现一枚金币,他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考古研究所,很快史嵩之夫人的墓就被发现了,随之出土的还有一块墓志铭。
这块墓志铭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经过专家解读是史嵩之儿子写给母亲赵氏的,上面还有赵氏的生平。赵氏是赵匡胤的后代,自幼便在宫中生活,后来被许配嫁给了南宋丞相史嵩之,曾被封为魏国夫人。
其实早在史嵩之妻子之墓被发现之前,当地的考古研究所就已经知道,五联村史门山附近有南宋古墓。在2011年前后,浙江省警方破获了多起贩卖文物的案件,经过对犯罪人员的审问,警方了解到这些贩卖的文物,多数出自五联村的南宋古墓。
随后警方将这一信息上报给了宁波市文物保护部门, 于是在同年的12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便接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余姚市河姆渡镇附近,被盗的南宋古墓实施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随着史嵩之夫人墓的发掘,考古队已经能初步判断史嵩之墓的具体位置,在距离东钱湖30公里的车厩里,也就是五联村的史门山上,果真不久就挖掘出了史嵩之的墓。史嵩之将自己的墓穴选在车厩之中,也是有着他的用意。
车厩历史悠久,相传是越王勾践在这里置厩,用于停车秣马,现如今遗迹还在,当地也称呼此处为“车厩”。车厩的风水极好,史嵩之的墓选在这里可以背部靠山,且墓前还有溪流流过,正面朝向案山、朝山等处,形成一座宛如“太师椅”的地势。
重1500斤的金丝楠木巨棺
随着史嵩之墓的挖掘,附近不少居民都很好奇的围观。在当时的山坡上,除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警察外,还足足挤了两三千人。警方也迅速的隔离人群保护了现场,不过也有不少人看见了史嵩之墓的全貌。史嵩之中间的墓室为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0.8米,墓室比较的简陋,石壁上没有花纹,一些挖掘出来的砖块还带有石灰,很显然是用土窑炼制的。
墓道的上方是一片竹林,而竹林深处地面有着四五个大洞,一直通往墓道之中,这是盗墓的痕迹。在考古队开始挖掘之前,盗墓贼已经光顾了一遍了,当初史嵩之夫人的墓穴被发现时整个墓穴只有一支金钗,就连史嵩之的棺材也都被破坏过,上面有一个豁口。
史嵩之的棺材是一具重达1500斤,朱红色的金丝楠木巨棺,比正常人的棺材要大很多,棺材大约有2米长,1米宽。而且史嵩之虽然离现在已经将近800年,但是棺材上没有被时间腐蚀过的痕迹,看上去油光发亮。
在当时考古队抬史嵩之的棺材时,由于太重又叫了不少村民去帮忙,一共有20多人才将棺材抬了上来。史嵩之重见天日之时,当地不少的史姓村民还举行了祭拜仪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崇拜与尊敬。
棺材材料价值上亿
考古学家对这具金丝楠木棺材进行了研究,并估计现在这具棺材,仅材料的价值就过亿。因为金丝楠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珍贵木材,主要产地在中国四川、湖北西部、云南、贵州等地,而且金丝楠是我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十分的稀有和珍贵。
金丝楠的木材具有香气,纹理顺直且结构十分细密,不容易变形开裂,所以在古代高官贵族都是拿来做建筑和家具,来体现自己高雅的审美特点,因此金丝楠木也被称为木材中的黄金。史嵩之的棺材用了整整1500斤的金丝楠木,按照如今市场价值来算,保守估计也是高达2亿元。
金丝楠木
不仅如此,史嵩之的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除了被盗走的一些文物外,还保留了一些较为完整的器材和丝织品等文物。虽然丝织品经过时间的流逝变得十分脆弱,采集上有着不小的难度,不过这对于考古学家对南宋历史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弥补关于南宋服装的这一空白。
此外史嵩之和他夫人的墓穴也是宁波地区所发现的,*等级规格的墓葬,而且有着十分确切的年份,所以也为研究南宋时期墓葬以及史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如今史嵩之墓也在考古挖掘后,被史氏后裔在原来墓址上实现了重建。
从史嵩之的墓穴可以看出,古人墓葬时的物品虽然极具奢华,但是也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历史。而考古与盗墓不同的是,考古更多是以保护为主,研究出更多的历史,来补充我们对于某个朝代认知的空白。所以对于盗墓我们应该多多的抵制,尊重那些辛苦研究文物的学者专家,是他们为我们揭开了,中华历史文化最神秘的面纱。
金丝楠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的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沟旁。那里气候温暖湿润,既无高纬度地区的狂风暴雪肆虐,又无热带雨林地区的炎日酷热烤晒,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金丝楠木生长。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