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概念股(青蒿素概念股能买吗)

2023-02-04 17:57:10 基金 ketldu

青蒿素龙头(垄断)性股票是哪些

A股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SH.600196)青蒿类抗疟药出口量保持中国企业第一。其余相关青蒿素概念股有:华润双鹤,昆明制药,白云山等。

另外,相关的中医药概念股:佛慈制药、精华制药、佐力药业、片仔癀、天士力、康美药业、康缘药业、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同仁堂等也同样值得关注。

来源:多赢财富网

青蒿素概念股(青蒿素概念股能买吗) 第1张

押中青蒿素 又抽工业大麻!昆药集团四连板冲击100亿市值

“押”中青蒿素,再“押”工业大麻,昆药集团最近“火”到不行。截至6月20日上午收盘,两大流量傍身的昆药集团,股价已经连续收获四个涨停。在遭到市场追捧和资金热炒的同时,昆药集团也坦言,药物研发的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及注册时间很长,而且在临床试验以及注册申请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项目存在较大的研发失败的风险。

“押”中青蒿素

昆药集团收获四连板

6月16日晚间,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家及诺奖得主屠呦呦及其团队宣布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对应“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提出可行治疗方案。

受此消息影响,第二天开盘,青蒿素概念股板块大幅高开,板块内多只医药个股涨幅居前。而由于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与屠呦呦团队有直接合作,昆药集团无疑成为这轮青蒿素概念行情的龙头。尽管昆药集团在6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已提示了公司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红斑狼疮项目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但从这几天的市场表现来看,资金仍然愿意为未来青蒿素的销售市场而提前买单。

今日上午开盘,昆药集团再次一字涨停,截至今日上午收盘,昆药集团股价报收12.77元/股,喜获四连板,较上周五收盘价涨幅达45%,总市值达到97.21亿元。

在售青蒿素类产品去年营收占比不到1%

项目存研发失败风险

面对市场的疯狂表现,早在6月17日晚间,公司就关于青蒿素类药品相关情况作出说明,直指公司在售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产品——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蒿甲醚片、蒿甲醚原料、蒿甲醚注射液、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此类产品2018年营业收入为6925.92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仅为0.98%,营业利润为667.65万元,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要知道,昆药集团2018年营收达71.02亿元,净利润为3.36亿元。

但是市场资金仍然疯狂涌入。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买入金额*的前五名买入总计6352.12万元,占总成交比例为45.67%。全天净买入额达4758.69万元。其中,国金证券福州乌山西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额*,为1937.32万元。

昆药集团也在昨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再次提示风险。

实际上,昆药集团是青蒿素药物研发生产的早期参与者。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启动了一项代号523的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的抗疟疾药物。当时,昆药集团的,前身昆明制药厂作为全国*一家企业,参与了此项研发工作。

1990年,昆药集团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携手联合研发蒿甲醚复方型抗疟*药,形成A+B新复方,该组方是全球第一个ACT固定比例复方药,开创了ACT药物开发及应用的先河,昆药集团成为全球第一家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进行疟疾治疗方法(ACT疗法)研究的企业。

目前,昆药集团拥有七个蒿甲醚系列产品品种,参与起草制定的5个蒿甲醚系列药品质量标准收载于国际药典标准。

不过,公司强调,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红斑狼疮项目目前尚处于临床二期患者入组阶段,这个药物研发项目还需要继续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后续还需要III期临床试验,以及药监局的注册审批程序。只有在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红斑狼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后,公司才可以向药监局(NMPA)提交新药注册申请。

西南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我国红斑狼疮疾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价值,保守估计我国潜在患者人数达到100万人,相当于全球患者的五分之一,该产品适应症拥有较大市场潜力。但是,新药研发是项长期工作,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昆药集团也坦言,药物研发的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及注册时间很长,而且在临床试验以及注册申请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项目存在较大的研发失败的风险。即使药物能上市销售,仍然面临专利保护到期,竞争品种抢占市场先机等系统性风险。

已成立工业大麻事业部

开始预售大麻叶护肤品

在“爆红”之后,昆药集团也将目光放在了自带流量的工业大麻身上,成功实现两大流量傍身。

6月19日,昆药集团官微发布一篇名为《昆药集团KPC大麻叶护肤系列创新面世》的文章称,公司成立了“工业大麻事业部”、“大 健康 事业部”,并开启了工业大麻全产业链的国内外布局。昆药集团内部人士向媒体确,认,公司近期确实有成立这两个部门。

文章称,公司利用工业大麻核心原料(全谱系CBD油、超纯CBD、大麻籽油)创造出独特的KPC舒敏护肤系列,大麻叶护肤系列产品开始预售,将陆续上市。

谈到与工业大麻的结缘,文章里提到,昆药集团控股股东华立集团在云南发掘了大麻这一神奇植物,并开创中国‘工业大麻’产业的先河,昆药集团成为重要参与者,在不断 探索 之中,与工业大麻结下了不解之缘。

昆药集团主营业务为中药材种植,在今年工业大麻概念被热炒时,曾有人戏言:“昆药集团主业是天麻,“啊天麻,你比大麻多一麻”,也被归为大麻概念股炒上了天。”股价从3月4日的收盘价7.44元/股,*曾上涨至4月11日的15.50元/股,27个交易日股价上涨108.33%。

不过,今年3月26日,昆药集团曾发布公告澄清,公司目前没有工业大麻相关业务。截至目前,尚未投入资源至工业大麻产业中在4月9日晚间,公司再发公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血塞通药业尚未获得工业大麻花叶加工项目前置审批,车间改造还未动工,也尚未提交《工业大麻花叶加工许可证》申请,后续是否能获得工业大麻花叶加工前置审批及许可证,具有不确定性。

时间到了5月30日,昆药集团的说法开始有了松动。5月30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问昆药集团,是否有考虑布局工业大麻的育种、种植、提取、产品应用等全产业链布局?对此,昆药集团回复称“有此想法”。

6月15日,昆药集团公告称,与美国阿南达医药 科技 有限公司就双方同意在中国境内组建合资企业,开发治疗神经性疼痛疾病的大麻二酚(CBD)药物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屠呦呦团队研究新突破引爆A股青蒿素概念,昆药集团已开展临床试验

“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得新突破。

据新华社17日报道,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三年多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仍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技术挑战。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对解决这个难题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昆药集团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

受此消息影响,6月17日开盘,昆药集团涨停,其余青蒿素概念股再次发威:誉衡药业涨停,华润双鹤、复星医药高开4%以上,浙江医药、白云山、新和成均有大幅上涨,主营现代中药的康恩贝、中新药业涨幅也超3%。

誉衡药业控股公司拥有4个青蒿素相关专利;复星医药2004年启动青蒿琥酯系列产品的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青蒿琥酯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华润双鹤、浙江医药、白云山、新和成拥有青蒿素相关药品或制剂批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青蒿素与哪些股票有关?谢谢

游资是嗅觉最为灵敏的资金,因此,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青蒿素概念股有望得到资金的追捧,虽然总体是短线炒作,但上攻有助于这些股票提前构筑底部,并带动市场人气。

国内上市公司中与青蒿素有关公司有双鹤药业(600062)、复星医药(600196)、中新药业(600329)、白云山(600332)、昆药集团(600422)、康恩贝(600572)等。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