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法则是什么意思(金融中的定律和法则)

2023-04-03 12:09:33 股票 ketldu

金融的三大定律

最近比较忙,精力都花在工作上面了。晚上住在项目之后,可以花点时间进行自我提升了。

上个周末听了香帅的金融学课,明白了金融学的三大定律,每个定律过去都会有所了解,但是真正如此系统地归纳总结,还是第一次看到,备感新鲜。

金融的第一定律是时间的价值效应。我们常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本义是劝诫大家要珍惜时光,但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一寸光阴真的会是一寸金,因为时间就是价值的承载体,时间是体现价值的。在金融里面,利息和贴现率就是对时间价值的衡量标准,利息是对未来的时间价值的补偿,贴现率是对未来时间价值的折减。更进一步的,时间是金融存续的基础环境,如果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当下,没有过往的牵连和未来的预期,金融学便不复存在。

金融的第二个定律是资本的聚集效应。没有金融手断和金融工具之前,每个人或者每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决定了企业或个人事业的天花板,很多事情没有资本的大量积累,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完成。比如买房子,能全款买房的人是很少的,如果每个人都等到自己赚够了钱再去买房,那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有了金融的工具,比如借贷,按揭之后,个人能承受大量资本支出的能力就大大增强了。金融的聚集效应衍生了金融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杠杆。杠杆是指用自有资本撬动更多资本,完成资本的扩大。

金融的第三定律是风险的共担效应。人类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风险,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金融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对风险的分担,把个人难以承担的风险分摊到社会中去,把企业难以承受的风险分担到很多个个体中。保险和股份制企业就是金融应对人类风险的工具,通过保险和股份制将风险进行平摊,解除了个体和企业的后顾之忧。

金融的法则是什么意思(金融中的定律和法则)

什么是金融中的格雷斯法则

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由16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托马斯·格雷欣提出来的。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铸币(劣币)赶紧花出去。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就明显低于它的名义价值了。

后来,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如盗版软件对正版软件的冲击等。除了商业和金融,其他领域其实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官场上,清官可能会受到贪官的排挤;医院里,拒收“红包”的医生被看成另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体制,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就将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72法则的金融法则

金融学上有所谓72法则、71法则、70法则和69.3法则,用作估计将投资倍增或减半所需的时间,反映出的是复利的结果。

计算所需时间时,把与所应用的法则的相应数字,除以预料增长率即可。例如:

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复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则”,将72除以9(增长率),得8,即需约8年时间,投资金额滚存至200元(两倍于100元),而准确需时为8.0432年。

要估计货币的购买力减半所需时间,可把与所应用的法则相应的数字,除以通胀率。若通胀率为3.5%,应用“70法则”,每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减半的时间约为70÷3.5=20年。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72法则同样还可以用来算贬值速度,例如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72÷3=24,24年后你现在的一元钱就只能买五毛钱的东西了。 例1:某企业平均年收益增长率为20%,那么需要多少年企业才会实现年收益翻一倍的目标?

答:72÷20=3.6年

例2:某企业在9年中平均年收益翻了3番,那么9年内的年平均收益增长率为多少?

答:9年财务收益翻了三番,说明企业平均3年翻一番,那么年平均收益增长率为:72÷3=24,即财务年平均收益增长率为24% 当我们在做财务规划时,了解复利的运作和计算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常喜欢用“利滚利”来形容某项投资获利快速、报酬惊人,比方说拿1万元去买年报酬率20%的股票,若一切顺利,约莫3年半的时间,1万元就变成2万元。复利的时间乘数效果,更是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把复利公式摊开来看,“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这个“期数”时间因子是整个公式的关键因素,一年又一年(或一月一月)地相乘下来,数值当然会愈来愈大。 虽然复利公式并不难理解,但若是期数很多,算起来还是相当麻烦,于是市面上有许多理财书籍,都列有复利表,投资人只要按表索骥,很容易便可计算出来。 不过复利表虽然好用,但也不可能始终都带在身边,若是遇到需要计算复利报酬时,倒是有一个简单的“72法则”可以取巧。

所谓的“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让1块钱变成2块钱。 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

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请问金融学: 什么是“72法则”?是不是这样几样 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复息年利率9%,利用

“72法则”和“115法则”

“72法则”是金融学中常用的估算本金翻番所需时间和利率的一个简便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本金翻番,则年利率r和所需时间n之间大致呈现n.r=72%的关系。

本法则在资料分析中适用范围很窄,但是因为它的神奇,很多同学希望了解,特做补充。

【例】

1995~2004年,香港对内地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

A. 8.0% B. 16.3% C. 10.4% D. 21.4%

【解析】从450增长到900,恰好翻番,恰好适用72法则,9年对应的增长率是8%,选A。

【思考】如果不是恰好翻番,该怎么应用72法则呢?如果离翻番差一点,则增长率稍小于8%,如翻番后还多一点点,则增长率稍大于8%。

【例】

2012年至2015年,治理噪声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 23% B. 34% C. 44% D. 53%

【解析】B。治理噪声投资额15年是12年的2-3倍,所以增长率必然在72/3%到115/3%之间,只能选B。

72定律是什么意思?

72定律是一种金融法则,即投资理财规律,或叫72法则。

指,以1%的复利计息,72年后(72是约数),本金翻倍。此规律称为72法则。

由此,可以得出理财公式,指不拿回利息利滚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等于72除以年收益率。

本金增长一倍需要用的时间(年)=72/平均年收益率

比如,如果在银行存10万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滚利,多少年能变20万元?答案是36年。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72法则同样还可以用来算贬值速度,例如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72÷3=24,24年后你现在的一元钱就只能买五毛钱的东西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