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老铁!工程款按7折结算表,这甲方是魔鬼还是天使?

2025-09-19 21:30:22 股票 ketldu

兄弟们,姐妹们,所有在工地上搬过砖、画过图、算过量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能让血压瞬间飙升到180的话题——“工程款按7折结算表”。当你辛辛苦苦、披星戴月干完一个项目,感觉自己就是当代鲁班,马上要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甲方财务小姐姐(或大叔)面带微笑地递给你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按审定总价7折结算”,你是什么心情?是不是感觉心跳都漏了半拍,怀疑人生,甚至想当场表演一个原地裂开?

别急着心态崩了,先坐下喝口水。这玩意儿,在工程圈里虽然不是天天见,但绝对算得上是“都市传说”级别的存在。它就像一只薛定谔的猫,打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金元宝还是一记响亮的耳光。那么,这张神秘又刺激的“7折结算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为什么会存在?碰上了又该怎么办?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事儿盘得明明白白,让你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当场懵圈。

工程款按7折结算表

首先,咱得搞清楚,为啥好端端的工程款,要打个“骨折价”?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折扣。通常来说,出现这种情况,背后可能有这么几个剧本。第一种,也是最和谐的一种,叫“友好协商,和平分手”。可能项目过程中出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工期有那么一丢丢延误,质量有那么一丢丢瑕疵,但又没到撕破脸皮对簿公堂的地步。甲方想早点结清了事,乙方也想尽快拿到钱回笼资金,于是双方坐下来,泡上一壶茶,经过一番“极限拉扯”,最终达成共识:“兄弟,你看这事儿闹的,要不总价上抹个零头,打个折,咱们今天就签字画押,钱货两清,以后还是好朋友!”这种情况下,7折可能有点狠,但8折、9折还是有可能的。虽然心在滴血,但总比一分钱拿不到,天天去堵门要账强吧?

第二种剧本,就比较惊悚了,叫“合同陷阱,愿者上钩”。有些甲方,在招标或者签合同的时候,就挖好了一个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坑。合同里可能会有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条款,比如“最终结算价不得高于合同价,并以审计单位审定价为基础下浮30%作为最终支付金额”。签合同的时候,你可能被项目冲昏了头脑,或者销售为了拿单子拍着胸脯说“哎呀,这都是格式条款,走个流程,不会真扣的!”结果呢?结算的时候,人家审计单位拿着放大镜一顿审,这里扣点那里减点,审完之后,再给你来个“迎头痛击”,duang一下,7折!这时候你再回去翻合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你哭都没地方哭去,只能感叹自己当年还是太年轻,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第三种,也是最让人火大的剧本——“甲方爸爸,为所欲为”。项目干完了,质量没问题,工期也准时,但甲方就是不想给全款。他们会找各种奇葩的理由,什么“我们公司今年效益不好,共渡难关嘛”,什么“你这个活儿在我们看来,也就值这个价”,甚至直接耍无赖,“就7折,爱要不要,不要就去告我”。这种甲方,纯粹就是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榨施工单位的血汗钱。他们赌的就是你耗不起,打官司周期长、成本高,很多小公司拖着拖着就被拖垮了。遇到这种,那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简直是对人格的侮辱和智商的碾压。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还有第四种情况,那就是咱乙方自己确实“不争气”。比如,工程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返工了好几次还是不行;或者工期严重滞后,给甲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再或者,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管理一塌糊涂。这种情况下,甲方提出扣款甚至打折结算,那也是有理有据的。咱出来混,讲究一个“理”字,自己做得不到位,挨打就要立正。只不过,这个折扣的比例是否合理,就需要双方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损失来掰扯了。

那么,这张传说中的“工程款按7折结算表”,它具体长啥样呢?它可不是简单地写个总数乘以0.7就完事了。一张相对正规的(虽然内容不正规)打折结算表,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是“合同金额”,也就是咱们最初签约的价格。然后是“过程变更及签证金额”,这部分是施工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价款,是咱们的利润增长点,也是和甲方扯皮的重灾区。接着是“审定工程总价”,这是由甲方委托的审计或造价咨询公司审核后的金额,往往会比我们报送的结算价少一些,俗称“被审掉”的部分。最关键的部分来了——“折扣条款及金额”,这里会明确写出“根据合同第X条第X款约定”或“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按审定价下浮30%,并计算出具体的折扣金额。最后,才是那个让你心碎的“最终应付金额”,以及双方的签章确认栏。

面对这样一张表,我们该如何应对?第一步,千万别冲动!看到7折,先别急着掀桌子,也别哭天抢地。保持冷静,这是成年人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把表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每一个数字,每一条说明,都不能放过。看看扣款的依据是什么?是合同约定,还是协商结果?审计报告的明细有没有?凭什么审减了那么多?先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步,翻箱倒柜找“弹药”。你的“弹药”是什么?就是整个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所有书面材料!合同、补充协议、图纸、工程变更单、现场签证单、会议纪要、来往函件、材料进场验收单、检验批验收记录……甚至是和甲方工程师、项目经理的有效聊天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和结算表上的每一项进行核对。看看是不是有签证甲方没认?是不是有增加的工程量没给算?把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标记出来,形成自己的反驳依据。记住,在工程结算这场“战争”中,资料就是你的枪,证据就是你的子弹。

第三步,寻求专业外援,也就是“摇人”。如果你自己对造价和法律不太精通,千万别硬撑。花点钱,请个专业的造价工程师帮你重新核算一遍结算,看看甲方的审计报告到底有多少“水分”。同时,咨询一下专业的工程律师,看看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法律漏洞,甲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们能从你注意不到的角度发现问题,给你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有时候,一封专业的律师函,比你吵一百句架都管用。

第四步,开启谈判模式,进行“高端局”的博弈。带着你准备好的“弹药”和“外援”的专业意见,心平气和地和甲方坐下来谈。谈判的艺术在于,既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又要适当地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你可以一条一条地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们哪些扣款是不合理的,哪些工程量是必须计入的。可以打“感情牌”,说说自己项目团队的不易和工人的辛苦;也可以打“法律牌”,暗示对方如果协商不成,咱们只能法庭上见。整个过程,有理、有据、有节,不卑不亢。目标是把这个“7折”尽可能地往上提,哪怕提到8折、9折,那也是胜利。

当然,最好的策略永远是“预防大于治疗”。与其事后为了7折结算焦头烂额,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可能性。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的法务和造价师,逐字逐句地抠条款,特别是结算、支付、审计、违约等关键章节。任何模棱两可、对乙方不利的霸王条款,都要坚决要求修改。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做好资料归档。任何需要甲方确认的事情,绝不轻信口头承诺,必须“落字为证”。把所有手续都做得天衣无缝,让甲方想找茬都无从下手。当你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贯穿项目始终,甲方自然也不敢轻易拿出那张“7折结算表”来羞辱你。毕竟,谁也不想惹一个浑身都是“盔甲”的对手。说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你够专业,腰杆子才能硬。对了,你知道建筑工地上最硬的东西是什么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